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分享到:
2021-11-26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水旱灾害频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水安全呈现出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

  针对我国水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并要求强化水情教育。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水利部党组把加强水情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统筹谋划,有序推进。2015年6月,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水情教育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规划》要求依托已有各类教育场所和具有水情教育功能的水利设施等,建设一批水情教育基地。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多层级水情教育基地体系。

  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水情教育的基础实体平台。以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教育,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水利系统所属各类以水为主题的教育场馆,已成为公众了解国情水情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引导公众不断加深对我国水情的认知,增强水安全、水忧患、水道德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