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南水北调工程行⑷】跨越江河的精彩“升级”——走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淮安段
 
分享到:
2019-12-06

淮安四站站长朱晓元和值班班长王星正在进行例行日常巡查 本报记者 李先明

  □本报江苏采访组

  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只只休憩的水鸟,不时从湖面上飞过。站在岸边,迎面吹来的阵阵微风,夹杂着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风景秀丽的江苏省淮安市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景点。

  “前些年白马湖湖水发黑,水面上垃圾漂浮。”白马湖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书苏指着眼前清澈无垠的白马湖说。2009年,白马湖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过境通道和淮安市中心城区备用水源地。然而,当时这个过境通道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过境通道的水质如果出了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必将大打折扣。“这是一场硬仗!必须确保清水从这里流出去!”淮安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庄德勤回忆说。2010年,淮安市启动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工程。2013年,白马湖跻身全国15个重点保护湖泊之列。

  对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淮安集中全力、志在必赢。“我们采取了退圩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等综合治理措施,5年多累计完成投入超30亿元。”庄德勤说,“现在,白马湖的水质彻底‘升级’,由劣Ⅴ类总体稳定维持在Ⅲ类水标准,核心区水质已经达Ⅱ类水标准。”

  水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后,白马湖真正成为南水北调的“清水走廊”。而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水上,岸边渔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以前水污染严重,渔民的收入完全没有保障。渔民上岸后,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刘书苏说。

  改变不止于此,淮安市因地制宜将白马湖打造成以湖湾生活为核心的生态度假基地,在养护绿化、临时用工等方面优先聘用移民,帮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目前度假区聘用的移民员工有40余名,人均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临时用工人次更是不低于1000人次,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刘书苏笑着说。

  “先治污,后通水”,正是这样一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原则,让白马湖重现生机,在淮安留下了南水北调的美丽足迹。

  美丽足迹不止白马湖,与之相距30分钟车程的淮安四站也有着让人惊艳的故事。

  在灌溉总渠与京杭运河交汇处,首先看到的是绿柳掩映下的“中国南水北调淮安四站”几个大字。再近些时,一座高大挺拔的现代化泵站映入眼帘,泵站正中央的四座闸门更是引人注目,源源不断的江水正是在这儿完成“高升”,朝着北方前进。

  “淮安四站是2005年开工的,2008年通过试运行验收,它的外形跟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是契合的。”对于自己参与建设的这座泵站,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建管处副调研员薛刘宇感情颇深,“它与已建成的淮安一站、二站、三站,共同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第二梯级抽水泵站。”

  走进泵站内部,贴在地面上的“参观路线”箭头示意图首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不远处设备前的一幅小脚印十分清晰。“这是我们规定的巡视路线,每次工作人员都严格按照箭头指示的路线完成巡视。”南水北调淮安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从友的话解开了记者的疑惑,“至于那幅小脚印,是我们测算后得出的最佳观测点位。”

  此时,站长朱晓元和值班班长王星正在进行例行日常巡查,两个人沿着规定路线对运行设备进行了一一检查。来到水泵叶片调节机构前时,他们停留在最佳观测点位上,一人打着手电,一人认真记录,对碳刷运行情况进行重点观测。观测位旁是两张蓝底白字的提示图,上面对压力值、运行温度、磨损量等碳刷检查标准一一进行了标注。每台设备上还都张贴了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知道主要参数。

  这样的“小发现”在淮安四站还有不少。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细致的规定,分解动作,环环紧扣,步步求精,一套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运行体系,就由无数个这样细小环节的高质高效运行构建而成。

  “江苏江水北调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南水北调工程在这个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朱晓元说,“现在我们有视频系统、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声音、振动、电机数据等信息发现细小问题并及时上报,一个班组的人数也由原来的5至6人减少到3至4人。”

  “在我看来,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运行体系就是用更强的责任心做实做细每一件事,要有科学的标准、依据和规范。”朱晓元说。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运行6年来,面对这项跨流域、跨地区、超大型的调水任务,南水北调人不断加强运行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建设,推动工程稳步达效,确保千里水道运行安全,造福沿线百姓。

  如果说淮安四站的美是内涵式的,那么与之一水之隔的淮安水利枢纽就彻头彻尾地美在了大众视野里了。

  一桥凌空飞架,两座桥头堡矗立两岸,三水纵横交错,无数船只往来通过,这里就是亚洲最大水上立交——淮安水利枢纽。

  “咱们乘观光电梯去塔顶看看!”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马树齐说。

  登上30多米处的塔顶,视野顿时开阔,脚下的钢索缆桥似两条巨龙将京杭运河牢牢地揽入怀中,成为一道标志性景观。

  “这里地处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三条人工水道交汇处,是江苏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一区两带’交汇点,江河湖海在这里互连互通、互济互调。”马树齐告诉记者,“东线第一梯级泵站江都站抽引的长江水经京杭运河,经过第二梯级泵站淮安站抽引调入淮安船闸北侧大运河,保障淮北生产生活用水,也可调入灌溉总渠经第三梯级泵站淮阴站抽引入洪泽湖继续北上。”

  放眼望去,艳阳之下,在长堤绿树、水天一色之间,船只鸣笛穿梭,江水浩荡远去。

  正是跨过这座立交的长江之水,一路欢歌,一路北上。可以想见,长江之水,经过苏北,穿越鲁南,抵达山东半岛,或许会成为灌溉农田的甘霖,或许会成为城乡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用水的源泉,或许会成为团圆饭桌上的一壶香浓茶……

  南水北调,跨越千里,一段有一段的使命,一段有一段的精彩,一段一段接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成就了全局,成就了辉煌,成就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6日

李先明 李平 石珊珊 钱钧 吴卿凤 李旸 程瀛
责任编辑:罗景月
相关新闻
 
江水北上佑华夏 天河筑梦利千秋
千里水脉润北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 通过总体验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9—2020年度调水工作全线启动
【南水北调工程行⑻】清水无言见真情——陕西全力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纪实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