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西咸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分享到:
2019-11-12
 

  西咸新区水务局

  (2019年11月)

  一、西咸新区水系概况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东临西安市,西与咸阳市接壤。我辖区所涉及的主要河流有渭河、泾河、沣河,其中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新区位于渭河中下游段,上起渭河右岸西宝高速桥,下至渭河左岸梁村收费站处河道长37.4公里;泾河为渭河最大支流,西咸新区段上起空港新城太平镇临泾村,下至泾河新城包茂高速公路桥,全长约39.5公里。沣河系渭河右岸一级支流,沣河以西汉高速为界,西汉高速下游为新区段,全长26.6公里。

  二、坚持生态立区,高点谋划新区水生态规划。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着力点。去年,我们按照综合治水、引水入城、活力水岸的理念,编制了《西咸新区城市水系建设规划》,计划利用5-8年的时间,投入670多亿元,以渭河、泾河、沣河等3条主干河流、太平河等6条水系、昆明池等10座主要湖泊建设、生态治理为重点,实施90个项目,打造45条水系和28处湖泊、湿地,新增水面超过2000公顷,建成九河十湖、蓝脉绿网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目前,已启动16个水生态修复项目,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城活”的城市水景。

  三、坚持综合治理,全面加快渭河流域生态建设。

  一是生态治理。坚持生态治河的基本原则,按照随湾就湾、保护优先、有滩则护、无滩不造的理念,投资25亿元、完成渭河新区段南北两岸38.2公里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渭河生态区建设整治滩区5200亩;斗门水库试验段已完成建设,形成水面707亩。沣河入渭口治理成为全省渭河支流口治理示范工程,秦汉新城段渭河治理工程荣获联合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二是全域治理。沣河、泾河等渭河支流全流域治理目前已全面启动,其中沣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已完成15.8公里,太平河、沙河、新河综合治理工程部分河段也已开工建设。三是分类治理。以生态安全和水安全为基本遵循,结合“河长制”编制一河一策,制定治理措施,如太平河治理重点是河道去直增弯、打造城市景观河,沙河主要是修复生态河道、打造高品质滨水景观廊道,实现“一河一特色”、“一水一景观”。

  四、坚持强力治污,改善辖区水生态环境。

  一是封堵截污。对渭河流域5条主干河流的250个排污口(其中渭河干流8个)全部截流封堵、禁养区全面完成畜禽退养。二是纳管集污。建成污水管网529公里,将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三是建厂除污。共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站12座,日处理能力32.5万吨。目前,渭河沿岸的3座污水处理厂已投用2座,剩余1座将于年内建成。四是生态治污。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在沣河、太平河开展多样化水治理试验研究,引进蒙草集团合作水污染生态修复试验,试点采用石墨烯催化光膜技术治理纳污坑塘,多种方式探索生态修复、科技治水。今年1至4月,渭河新区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均值全部达标(四类)。

  五、坚持目标明确,划定渭河生态保护区范围

  一是划定红线。结合陕西省渭河水域岸线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加快划定西咸新区段渭河生态红线范围,原则河堤外坡脚线200米内。二是设置界桩。根据渭河生态区红线划定范围,设置界桩界牌,建立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河湖保护责任体系。三是明确原则。拟渭河生态区范围重点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旅游、文化休闲、农业观光、滩地湿地建设等项目,禁止建设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及房地产项目。加大渭河生态区保护宣传力度,保证渭河沿岸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生态环境是新区的立区之本,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按照《陕西省渭河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布局,结合《西咸新区水系建设行动方案》持之以恒做好渭河流域水生态建设这篇大文章,建设渭河流域生态城市。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