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子渊:
当初,妈妈在产房里第一次与你对视,就在心里许了个愿:要陪孩子走过至少50年。尽管我知道,真正能陪伴的,也仅是这段你还不能独立生活的短暂时光。
妈妈和你小姨都已是2、30岁的大人,可外公外婆还是会为我们的生活琐事牵肠挂肚。所以看来,就算你成人、离家,妈妈也还会挂念着你。只不过,随着你慢慢长大,我能给的更多是心灵的陪伴。就像龙应台阿姨对儿子安德烈说:“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
你爸爸昨天去上亲子课程,专家教给他如何与你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其实,从你出生到现在,我们总会耐不住性子对你发火。“那就和善而坚定地对待子渊吧。”是啊,性格修炼和沟通技巧何尝不是做好父母这门学问中的必修课程。
说到性格,初生起你似乎就是个急性子。尽管性格天生注定,但我还是希望子渊能慢慢习得良好的耐性跟谦和为人的好脾气。妈妈会尊重和保护你天性里本该有的纯真与好奇,可守则和教养是后天学习的另一部分,它们将帮助你成为更加可爱的人。正如你念的三字经:“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我也无法免俗,会带你学国学,会一点点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而且未来,你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诱惑,品行才是守护你一直走下去的盾牌。
坦率地讲,我和其他妈妈一样也希望你能成为比自己更完善的人。但我不能强求,会接受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因为妈妈最最在意的,是你健不健康,快不快乐,善不善良,平不平静。
于是,期待你成为一个一直很淡定、一直内心有爱的人。而我能做的,是给你爱,教会你接受爱、理解爱和给予爱;是帮助你快乐、善良和平静,引导你发现快乐、享受快乐,领着你用善良的心对待世界和用平静的心积极生长。我会耐心领着你上路,直到有一天你突然长成比我高一个头的大小伙子,懒得回家、嫌父母唠叨,我也相信子渊有自己表达亲情的方式。
一个小小的生命,给与他关联的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啊。会有人开始为了他的未来呕心沥血,为了他的幸福用心良苦。以后每年的今天,都有那么些人会记得;发出去的信息里,也会常常出现一个新的名字;然而这个小娃,会在一群人节日的问候、平常的闲聊、期许的目光里慢慢长大:脸蛋退去婴儿肥,换上棱角分明的线条;头发由稀疏柔软,变得乌黑浓密;眼睛里无暇的天真,也会兑入英气和老成。他将进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幻想天马行空的世界;他将背起书包上小学,带着红领巾或几道杠的肩章;他将穿上白衬衫西装裤运动鞋,奔跑在中学的校园里,挥汗在操场的夕阳下,在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的巨大压力下接受独木桥的考验……他将经历青春的叛逆、成长的烦恼、选择的疑惑、难免的失败、生活的考验,他也将享受成功时的喜悦、压抑后的释放、挣扎后的解脱、艰辛后的幸福。
爱将浇灌他的生命之树,孕育出丰润的果实。
这是小姨在你出生那天写下的博文。我不想提前用太多大人的经验主义影响你,却也憧憬你未来成长路上每个阶段的样子。可以肯定的是,“爱”一定是你成长路上永恒的陪伴!
爱你的妈妈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