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家庭幸福密码
机关服务局

  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自己的持家之道,而中国人一贯讲究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对家庭关系、生活习惯等问题的处理也呈现着每个家庭自己的特点。下面我就自己在处理家庭关系和生活习惯方面谈一点感想。

  在处理家庭关系上,我向自己母亲与婆婆学到了很多。记得在结婚前母亲就告诫我:成家了就是完全独立,不能再依赖原生家庭,有困难自己想办法,老人能帮把手是你的福气,不能帮也是应该,他们不欠你的,但你们必须关心照顾老人,这是你们做儿女的责任与义务。婚后我们的小家虽没与老人一起生活,但婆婆的言传身教也让我受益良多。婆婆常说“我们老人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给你们帮忙了”。在我有了孩子后,婆婆就在家里立了规矩,孩子的事情听妈妈的,有问题先与妈妈商量同意了才能做。而我身为女儿和儿媳,也深知在与老人相处中应主动让他们了解我的小家生活,这样他们才安心。因此我常常向父母与公婆讲述我们小家庭的情况,有些问题还与他们探讨交换意见,同时也注意倾听他们的一些叙述,让老人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样家庭气氛祥和,老人心情舒畅。人到中年,回顾这些年的生活,我知道了维系家庭和睦的真谛:包容与感恩。作为长辈要懂得包容孩子的优缺点,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尊重他们独立的思想与行为,尊重小家庭各自的生活习惯;作为晚辈要知道感恩于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给了我们世上最无私的爱。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现在的父母都意识到优秀的品质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孩子的成长中最为重要。我在教育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几点体会供年轻的父母们借鉴:一是在为人父母时,年轻的父母要做好成为孩子榜样的准备,注意随时纠正自己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不按时吃饭、休息日无规律的作息,经常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行是否得体等,这些在有孩子后要注意改正,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年轻父母再学习成长的过程。二是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习惯养成是需要家长付出时间陪伴的,作家毕淑敏曾说过:“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读书、旅游、锻炼身体”。读书要尽量让孩子读纸质读物,从小父母陪伴养成孩子读书的习惯后,将使其一生受益。三是在生活方面有一个心得,就是要保证上学的孩子在家吃早餐。孩子上学后很多家长非常注意晚餐给孩子吃好,有时还给准备宵夜,孩子晚餐吃得多孩子早饭便没有了食欲,因此建议晚餐清淡一些,让孩子不要吃太多,早上一定要个孩子做一顿丰盛的早餐,让他按时起床,在家吃一顿可口的早饭后再出门上学。

  最后在勤俭节约方面,我家也有自己的坚持。二十多年来我家一直坚持用洗衣水擦地和冲马桶,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一年大约能节约十多吨水。另外我们家人外出用餐时会自带饭盒,饭后会将未吃完的饭菜装盒带回;平时还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一些生活小事。其实节约已经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节约已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这是对社会、自然负责的一个标志。

  总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与习惯,我们要求善于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将我们每个小家庭建设的和谐温馨,我想这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