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太湖流域实施引江济太应对持续高温 火热夏季涌来一泓清流

2013-08-02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7月中旬以来,滚滚热浪席卷了整个太湖流域,持续的高温,少雨的天气,使得近期太湖水位不断下跌,太湖流域供水和水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围绕着“维护太湖健康,构筑和谐流域”的目标,太湖局会同流域有关省市及时启动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将源源不断的长江清水引入太湖,于炎炎夏日中为流域送来了一泓清流,为太湖增添了一分生机,书写了一页太湖水利人“战高温、伏旱魔”的新篇章。

  加密会商科学调度

  今年7月份太湖流域降雨相比往年明显偏少,至29日全流域降雨量为77毫米,仅为常年降雨量的一半。而随着流域多地气温一路攀高突破历史极值,并持续“高烧”不退,各地用水量激增,太湖入湖水量不断减少,蒸发量及出湖水量逐渐加大,导致太湖水位呈现出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水文数据显示,7月1日8时太湖水位为3.41米,而7月30日8时则降到3.20米,比多年平均水位低了0.17米,平均每天的降幅在0.8厘米左右。当前,流域正处于用水高峰期,一触即发的旱情考验着整个太湖流域。

  事实上,自入汛以来,太湖局始终坚持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实时会商调度,夯实防汛抗旱工作基础,较为平稳地度过了梅汛期。由于今年梅雨量比往年偏少,太湖局自6月28日起关闭望虞河望亭水利枢纽,停止排水,同时减小太浦闸下泄流量,维持太湖合理水位。7月7日出梅后,太湖流域随即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灼人热浪。针对持续晴热高温的天气,太湖局及时转变思路,将工作重点由防汛转为抗旱,要求抗住热,抗住旱,全力做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工作,尽力减少高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此期间,太湖局加密会商频次,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密切关注太湖水源地水质状况。在防汛值班室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张会商情况记录表:7月22日上午会商,7月26日上午会商,7月27日晚上会商,7月28日上午、中午、晚上连续三次会商,7月29日上午会商……在会商过程中,太湖局结合天气预报,以及太湖和望虞河水质情况,综合考虑流域各省市用水需求,迅速调整直管工程运用。

  根据会商意见,太湖局于7月22日商江苏省防办,决定利用天文大潮,开启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节制闸引水,并做好引水入湖准备。7月26日,根据望虞河引水水量水质状况,决定自27日起,调度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实施闸泵联合引水,日引水量不低于1000万立方米,为尽快引水入湖创造条件。根据7月27日监测数据,望虞河望亭水利枢纽闸下和望虞河大桥角新桥断面水质指标均满足入湖水质标准,太湖防总办商两省一市防办决定自27日19时起,调度开启望亭水利枢纽引水入湖,入湖流量按50立方米每秒控制。30日12时起,常熟水利枢纽闸泵全力投入引水,加大引江力度,为后续加大望亭水利枢纽入湖流量做好准备。

  常熟水利枢纽和望亭水利枢纽管理单位、水质监测单位,以及流域各级水利部门相关同志奋战在战高温、抗旱魔的第一线,确保了水资源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今,清澈的长江水,正顺着望虞河一路欢腾雀跃,汇入太湖的一湾碧泓,滋润干涸的大地,并经太浦河流向下游地区,提高了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积累经验从容应对

  经过10多年的艰难探索,奋勇开拓,太湖局在整个调水应对持续高温,保障流域供水安全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供水与水量调度相结合的新路子。

  从2002年1月起,太湖局会同流域内两省一市充分依托现有骨干工程体系,组织实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并由试验逐步转向长效运行。10多年来,太湖及周边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岸边芦苇郁郁葱葱,湖面鱼跃鸟翔。特别是在太湖流域遭遇干旱年份时,太湖局及有关省市成功地将长江水送入太湖及其下游地区,不仅使流域免于遭受“干渴煎熬”之苦,更让太湖流域在可能出现萧瑟凄凉景象的干旱之年,依然展现着美丽动人的如画风光。

  “引江济太”的抗旱作用显而易见。在其首次实施的次年——2003年就成功缓解了夏季太湖流域发生的50年一遇的高温和30年一遇的干旱,保障了流域各地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2011年上半年,太湖流域遭遇了60多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对此,太湖局全面加大了“引江济太”调水力度,引入的长江水相当于抬高太湖水位约0.5米,有效缓解了太湖水位的下降趋势,满足了太湖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干旱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长江水的浸润下,太湖仍然展现出了迷人风姿。

  每次调水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都是经验的累积。在调水过程中,太湖局会同流域有关方面积极开展探索与研究,强化雨洪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创新调度措施和调度手段,提高水量调度的水平,力求使调水工作更加科学可行,更加统筹全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今年1月,上海金山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太湖局紧急协调两省一市,调度启用太浦河泵站实施应急供水,5天内累计供水8000万立方米,最大限度降低了污染物扩散对黄浦江上游沿线取水口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力地保障了流域社会的稳定。在一次又一次调度的实践中,太湖局科学调度的方式愈加精细成熟。

  成绩的背后,是太湖水利人尽心竭力的拼搏,是面对质疑时的默默工作,是统筹协调时的艰难抉择。根据天气预报,太湖流域极端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流域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将给调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和压力,同时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和台风活跃期,防汛和供水统筹更加困难。

  放眼未来,太湖前景无限美好,但是任务依然艰巨,道路依然曲折漫长,太湖水利人将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千载良机,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强化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进一步深化“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实现“维护太湖健康,构筑和谐流域”的太湖之梦,唱响一曲人水和谐的欢乐颂歌。

        
尤珍 孟庆宇 金科 徐家贵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