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陆佑楣:水资源是个“常数”
|
|
|
陆佑楣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代水利周刊:您怎么看待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 陆佑楣:谁都知道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能源是人类文明的动力,现代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 大气环流形成水循环,水循环在人类周期内每年的总量基本是恒定的,地球上水的总量也是恒定的,因此可以说水资源是一个“常数”,而人类的活动及用水量是个变数。地球上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随着自然的演变而变化,演变过程是缓慢的,人类也必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这包含着人类会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也包含着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人类怎样才能适应水环境的变化以及水资源怎样才能适应人类的需求。运用我们人类的智慧,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开发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现代水利周刊:您认为,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开发水电,我们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陆佑楣:要想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就离不开水利工程。我们现在考虑的工程,除了要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的需要,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能更好地生存。 人类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在懂得自然规律后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是生活在自然的原始状态之中,而是人工和自然的大环境中。我们利用水资源还要注意很多问题,包括环境生态问题,鱼类的生存等。另外,必须做好移民工作。 不要把河流保持所谓的原始状态认为是最合理的。本质上讲,河流如同自然界一切事物一样在不停地自然演变,不存在原始状态的河流。陆地上岩石、土壤的风化和雨水的侵蚀,泥沙流入河床,河道就会发生冲刷和淤积,造成河道变迁,河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河流两岸有人类居住,就会造成灾害或影响。采取一定措施使河流在形状和流量上都相对稳定,这就是我们水利工作者的责任。 中国未来的发展还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水资源中包含水能资源,它是由地形和水循环决定的,即落差和流量。水电能源是一种不经过化学反应的清洁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经过勘测,理论上我国的水能资源储量有6.8亿千瓦,技术经济上可开发的大概只有4亿千瓦,现在已经开发了1.5亿千瓦,还有2.5亿千瓦有待开发利用。如果这4亿千瓦的水能资源全部开发完成,就相当于每年燃烧6亿吨煤炭所产生的能量。这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是一个常数,对改善环境、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尽快积极地开发。当然,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带来的影响,要兴利除弊。由自然资源产生的财富应合理分配,让人类能更合理地支配和利用水能资源和水利资源。
现代水利周刊:中国水科院即将迎来50周年院庆,您对其未来发展有何希冀? 陆佑楣:中国水科院为很多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要继续保持对工程实践过程进行研究。我在给中国水科院50周年院庆的题词中提到,第一要探索水科学,水科学内容广泛,宏观微观都要研究,研究怎样充分利用水资源,研究未来水资源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下的水资源趋势所带来的后果,并思考应对措施。第二是创新用水治水的技术,眼光要长远,将跨行业、跨学科的先进技术运用到用水治水上。第三是实践水工程。科学、技术和实践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
|
|
作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