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0年——领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
|
2008-10-17
|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50岁,对一个人来说,是知天命的年纪;50年,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来说,正处在成熟和加快发展时期。 50年,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回顾中国水科院50年的非凡历程,半个世纪的薪火相传,半个世纪的风云激荡,中国水科院的荣辱兴衰和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同呼吸,与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共命运。 1931年,现代水利的奠基人李仪祉提议设立国立中央水工试验馆。1933年10月1日,我国第一个现代水利科研机构——水工试验所在天津成立,这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前身。1957年,三个性质相同、内容相近的单位(中科院水工研究室、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合并,于1958年6月组建成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科学研究院。 50年,风雨沧桑,执著追求。“文革”时期,百业凋敝——1969年开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遭遇10年离散,60年代中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水科院恢复重建后,带着对祖国水利水电科技事业发展的深深企盼,大学生们纷纷来到这个全国高层次、国家级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殿堂,开始了新的征程。 50年,披荆斩棘,艰苦卓绝。1984年到1994年,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发展。10年间,科技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中学习,在改革中完善。科技人员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50年,春华秋实,富丽荣光。1994年,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名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结构调整、新领域扩展的挑战。50年后的今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解决了水利水电建设中许多关键性和带普遍性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及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又一个收获的季节,走过整整半个世纪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把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奉献给了第50个金色秋天。这是一个庆典,更是值得纪念的一笔浓彩。 今天的水利水电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分享这所全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心所创造出来的辉煌、品格和信念。
|
|
作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