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碧利斯”共舞三天三夜


2006-07-28

    这里是受“碧利斯”影响灾害最重的地方,这里是温家宝总理近期牵挂的地方,这里也是水利人大展风采的地方。我们的目光在这里聚焦。
 
   一方面我们痛恨洪水淹没了南方许多地方百姓的家园,另一方面遗憾“碧利斯”为何不刮到黄土高原,那里盼雨的心情令人难熬。
 
    一方面我们用着“肆虐”“恶魔”“鏖战”“决战”这样极端的字眼,另一方面“洪水管理”“雨洪利用”“洪水是资源”的探讨和实践期待着我们不断深入。
 
    什么时候我们把台风、热带风暴、洪水这一自然现象视为寻常,不再大惊失色,合理有效地加以管理和利用,我们也就进入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更高的境界了。
 
   让我们从文章中汲取力量吧。


 
    ——编者


 
    几块饼干
 
    2006年7月15日,有着温柔名字的“碧利斯”,把积蓄了几百年的怨气化作倾盆大雨,灌注在湘南大地,顷刻之间,浊浪滔天,田野、房屋、工厂、学校……都陷入了洪水的包围之中。
 
    舂陵水告急,耒水告急,湘江告急。突如其来的汛情,震撼了水文人的心。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全线出击,与“碧利斯”交手。
 
    “碧利斯”横扫湘南之时,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刘玉辉正在安仁水文站出差。当他得知耒阳、郴州城区、资兴、宜章、永兴、汝城等多处站点日降水量达300毫米以上时,他急了,马上中断手头的工作。他是“老水情”,他知道,一天降水300毫米,降在哪里都是一场灾难。他掏出手机,下达了第一道命令。之后,他立即驱车从安仁县匆匆赶往耒阳市。
 
    然而,此时安仁到耒阳的公路已被大水冲毁,车子无法通过。刘玉辉只好改变路线,绕道衡阳市再赶往耒阳。大雨如注,天空阴沉得可怕,阵阵惊雷在头顶炸响。刘玉辉一边催司机加大油门,一边焦急地透过车窗注视着被雨幕笼罩的大地。14时30分左右,他终于赶到了耒阳测区,下车径直来到测验断面指导测洪工作。这时,洪水已经漫上了河岸,淹没了观测小路,他脱下鞋子站在测验断面,关切地注视着正在测船上作业的职工。洪水漫到了他的膝盖,他没有离开,站在水中一直等到测船载着大家平安归来才回到办公室。
 
    16时10分,耒阳市全城的供电、供水完全中断,纯净水、食品也逐渐告磬。
 
    18时30分,耒阳测区站房进水近两米,被洪水逼成了一座“孤岛”。
 
    到16日凌晨,刘玉辉已连续工作了近十个小时,这当中,他没有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他身患糖尿病,此时,额头上已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苍白,身体十分虚弱。站长李铨铨和女职工谭艳芳翻箱倒柜找食品,终于找到了几块以前吃剩下的饼干,赶紧塞到他手中,要他赶快吃下。望着这几块饼干,再看看同样饥肠辘辘的职工,他哪儿咽得下?又把饼干塞回他们手中,说他们肩上的任务一样重,很需要补充体力。就这样,几块饼干在领导和职工之间几番推让,仍然放在办公桌上,谁也不忍心吃下这在平时不屑一顾的食品。
 
    局党委书记黄建明坐镇水情科,用他精湛的专业知识做出了一份份准确的水情预报方案。副局长段安圭奔走在各个测站,解决困难,指导测报,与职工一道在汹涌澎湃的水面上测流。局工会主席贺卫东主动请缨上一线,支援遭受重创的耒阳站。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孤岛漂流
 
    耒阳是“碧利斯”的重创区,洪水的迅捷与凶猛是大家始料未及的。7月15日,上午还把洪水当风景看的沿河市民,下午就往安全地带转移了。而一直全心投入测洪工作的耒阳水文站职工和增援人员,转眼间就被洪水分别围困在缆道房、测船、测报楼三个孤岛上,彼此不能呼应,四周一片汪洋。
 
    他们在停电、缺水、断粮的艰难处境里,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被困在船上的三位同志,随时待命准备测流;被困在办公室的两位同志负责每小时进行一次水情发报,及时回复各级各部门的水情咨询电话;被困在缆道房的同志观测水位,密切关注水势变化,负责流量布点。
 
    三座“孤岛”中,当数测船最危险。奔腾咆哮的耒水就像一条巨龙,翻江倒海,水文测船在滔滔的洪水中就像一叶小舟,随波摇晃、险象环生。堆积如山的漂浮物在浊浪中倾泻而下。突然,洪水挟裹着被冲垮的一整座屋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向测船,船体发生了严重倾斜,船舱刹那间进水,正在专心测流的两位同志一个踉跄,险些被抛下船。幸好撑船的郭红成经验丰富,迅速摆正舵位,使得船体恢复平稳。大家吓出一身冷汗,很快,新的险情又出现了,过河索滑轮在左岸40米处被卡住,测船靠不了岸,船上没有食品与水,他们饥寒交迫。在四周漆黑一片的深夜里,仅靠一盏应急灯、一个手电筒,顽强拼搏,他们硬是圆满完成了测验任务。
 
    从7月15日11时忙到16日3时,连续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粒米未沾,连续高强度劳动,体力大量消耗。身患甲亢、糖尿病的姜琳几近虚脱,处于昏迷状态。被武警战士救下,在冲锋舟上吃了些简易食品后,不顾众人规劝,毅然再次上了测船。他说:“少一人就少一份力量,在岸上休息,我不安啊。”
 
     响亮回答
 
    飞仙水文站距离桂阳县城有30多公里,地处偏僻,是雷击多发区。15日凌晨,一场雷雨将测流缆道、通信设施、供电线路等全部击毁。站里只有4名职工,站长陈钱20多岁,他怀孕50天的妻子严钰雯被没放稳的木桩打中胸口,可她忍住腹痛,又投入到紧张的测洪工作中去。18日清晨,坚持发完雨水情报,被送到医院时,她的裤子已被鲜血染红。他们的第一个胎儿,就这样悄然无声地离去。当局领导前去慰问,称赞她是水文人的优秀代表时,她淡然地回答,水文人是一群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人,我只是其中普通一员。
 
    郴江的洪水将沿江风光带的护栏、基本水尺、比降水尺一并冲毁,洪水涌上了马路,苏园桥被淹没在洪水中,防汛形势相当严峻。郴州水文站站长邝克勤深感责任重大。
 
    随着水位的快速上蹿,漫滩越来越严重,测验难度越来越大,浮标投放也越来越危险。为了确保站员的人身安全,又争取抢测到珍贵的漫滩流量资料,邝克勤毅然奔上苏园桥。此时的苏园桥,水已漫至腰深,右岸部分栏杆已被冲毁,成了不折不扣的危桥。公安交警在桥的两头设了卡,禁止通行。当他们看到有人径直向桥头走来,面无惧色、义无反顾时,高声斥喝:“不怕死吗?快下去!”围观群众窃窃猜测:“一定是有什么事想不开吧?”邝克勤头也不回地走上危桥,奔腾的洪水中传来他响亮的回答:“这是我的责任!”
 
    此时的他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只想着怎样才能让浮标投放得尽可能均匀,流量误差盲区尽可能小一点,珍贵的洪水资料尽可能更准一点。
 
    他在洪水中艰难前行,杂草树木等大量漂浮物从他身边狂泻,他目光坚定,漂亮地完成一个又一个浮标的投放。在现场指挥测洪的郴州勘测队队长蒋天富,万般担心邝克勤的安危,厉声命令他赶紧回来。可任凭蒋队长一遍又一遍、一声高过一声的焦急呼唤,邝克勤坚决“抗旨”。
 
    这份宝贵的洪水资料终于在他的勇敢中完成了。他刚离开桥面不到5分钟,“轰”一声闷响,苏园桥靠上游的护栏被水冲塌,洪水像脱缰的野马瞬间奔腾而下。好险哟!在河边执行警戒任务的警察和周围百姓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瞬间感动
 
    在这次洪水中,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那些瞬间成了大家刻骨铭心的记忆。
 
    耒阳水文站的缆道被洪水冲毁了,改用测船测流。第一个跳上船的是李铨铨站长,随后叫上郭红成,用不容商量的态度把年轻职工屈敏赶下了船。他的解释是:屈敏还年轻,少上一个人少一份危险。
 
    屈敏为了给劳累过度、几近虚脱的姜琳买食品,凌晨3时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店,而店主以洪灾当前物品匮乏为由拒绝出售时,他愤怒了,一向性格温顺的他,此时大声对店老板说:“这是救命!你知道吗?今天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而且,我还没有现钱给你,如果我还活着的话,一定会把钱送给你。”
 
    嘉禾站站长李荣春,在洪水中风里来雨里去坚持了3天3夜,来不及洗一个澡,衣服湿了一身又一身,足足换了6套,通通堆在一边。最后没有衣服换了,穿着厚重的冬装参加防汛会议,面对参会人员疑惑的眼神,他报以淡然的微笑。
 
    操箕潭水文站流域面积小,雨量汇流速度快,水位涨势凶猛。火速赶来测洪的周建新、施冬琦,用雨伞集水灌到矿泉水瓶里喝,奋战两天一夜,最终用浮标法测好了此次超历史特大洪水过程。
 
    谭艳芳在测报楼进水近2米的情况下,56小时未曾合眼休息片刻,仅吃了几块饼干和喝了一瓶矿泉水,寸步没离办公室,答复了上千个电话,发出了上百份水情电报,始终坚守岗位。谭外珠在汹涌翻腾的洪水距桥面不足20厘米时,爬行通过摇摇欲坠的索丝桥,去河对面观测渠道水位。伍先宏,一个距退休只有12天的老一辈水文人,主动请求赴测洪一线增援。雷建华家里进水,年幼小孩被困在房里,可她却只能电话向亲朋好友求援,自己始终坚守岗位。朱建华,一个已退休的水文女职工,热心参与郴州站测洪工作,贡献一份余热。
 
    准确预报
 
    从7月14日下午开始,到16日20时止,湘江衡山以上流域平均降雨达174mm,暴雨中心雨量达441.1mm,东江站、永兴站、文明站雨量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暴雨。耒水、舂陵水相继出现灾情,大水漫过了河堤,冲毁了村庄。水情值班室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各级防汛部门打来电话,问询实时汛情;各新闻媒体打来电话,了解最新雨水情动态;沿河的厂矿、企业打来电话,咨询被淹受损失的可能性;附近居民打来电话,关心这场洪水会不会冲毁他们的家园……千万双目光顿时聚集到这里。此时的值班室不仅是水情预报中心,更像新闻发布中心,这里出去的每一个数据都牵动着亿万群众的心,紧张的空气凝固在这小小的办公室里,压在水情人员的心头。
 
    由于雨量多、强度大,产汇流时间极短,上游水库又分别泄洪护堤,给洪水预报带来较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局水情科预报人员加大了雨水情分析力度,及时关注上游雨情、水情和汛情的发展趋势,翻阅各种历史水文资料,应用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积极与湖南省水文局进行会商,在16日14时就作出了本次洪水的第一次预报,并向衡阳市各级领导和市防汛指挥部作了汇报。随后,永州境内南津水库不堪负荷,加大泄流量,水情人员又重新对湘江衡阳段水情变化进行分析,及时作出修正预报。16日21时30分,欧阳海水库又抬高了闸门,下泄流量加大;米水流域也因上游水库开闸增大流量,汛情再次发生变化。洪水预报方案也再一次修正、发布。
 
    17日,洪水压境,湘江衡阳段水位不断刷新,武警战士枕戈待旦。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在抗洪一线亲自给刘玉辉局长打电话,要求务必作出湘江最大洪峰的准确数字,并要求刘玉辉作出保证。此时此刻,水情信息已不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它是稳定民心、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保证!水情预报人员迅速根据降雨变化情况和来水组合情况修正预报方案,经认真、严格的审核后,刘玉辉郑重地向徐书记报告:湘江洪峰将在18日凌晨4时至5时通过衡阳,洪峰水位不会超过60.50米,最大洪峰流量约1.8万立方米每秒,湘江衡阳段是安全的!
 
    18日凌晨4时,湘江衡阳站历史第二大洪峰终于出现,洪水在预报的时间内顺利通过湘江干流,预报准确率达100%,保证了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耒阳水文站于15日凌晨6时开始,相继接到各雨量站报来的特大暴雨的紧急电话。站长李铨铨立即向耒阳市防汛指挥部汇报了雨水情报。从这一刻开始,耒阳水文站每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并及时向各级防汛部门提供水情。耒阳市政府和防汛部门根据耒阳站的水情,科学地进行指挥、调度,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为耒阳市防洪抢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依据,受到了耒阳市政府的高度赞扬。
 
    飞仙水文站是欧阳海水库的入口控制站,它的数据直接关系到欧阳海水库的安危和库区下游人民生命安全。湖南省防指、湖南省水利厅及各级防汛部门对该站的汛情高度重视。此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精确的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全站人员丝毫不敢怠慢,及时分析,精确计算,在与郴州勘测队会商后,于15日20时30分向桂阳县防汛指挥部、欧阳海水库及各有关防汛部门作出高洪水位预报:预计飞仙水文站于16日凌晨5时左右出现最高洪峰,洪峰水位148.80~149.20米,相应流量2200~2500立方米每秒。汛情严峻,时间紧迫,县防汛指挥部在接到情报后,立刻安全地撤离了沿江两岸的老百姓。16日5时,该站出现洪峰,实测水位149.09米,实测流量2380立方米每秒,预报准确率达97%。
 
    16日的上午,洪水渐渐平息,水位慢慢回落,被迫转移的沿江老百姓纷纷回到家中,清理洪水后的现场。可8时后嘉禾水文站再次大降暴雨,3小时雨量达70毫米。中午时分,水位开始回涨。千钧一发之际,该站再次向桂阳县防汛指挥部和欧阳海水库作出洪水预报:预计飞仙水文站于17日零时左右再次出现洪峰,洪峰水位151.00~151.10米,相应流量3000~3200立方米每秒。这次的水位将比16日的水位更高,洪水更大,两岸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再次受到威胁。县防汛部门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再次紧急撤离。果然不出所料,17日零时30分飞仙站再次出现洪峰,实测水位151.01米,实测流量3100立方米每秒,与预报值相当吻合。
 
    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保住了欧阳海水库的安全,给桂阳县的防洪抢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舂陵水流域安全转移人口2.64万人,转移财产无以数计。
 
    今天,“碧利斯”走了,洪水退了,老百姓正在重建家园。然而,这惊心动魄的3天3夜,却记录了衡阳水文人的酸甜苦辣,再现了衡阳水文人的英雄本色,铸就了衡阳水文人的一段辉煌业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6年7月28日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