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打造“省市贯通”的智慧水网

——数字孪生绍兴水网正式上线

发表时间:2025-08-28

  □本报通讯员 姚舒婕 滕洁莹

  江河湖库,一“网”呈现;千源万流,实时感知;全域供水,智能调度;省市协同,科学决策……近日,浙江省首个“省市贯通”智慧水网数字孪生绍兴水网正式上线,一场关于“水”的治理变革,正在江南水乡绍兴悄然发生。

  走进绍兴市水利局,一块电子屏正实时显示着整座城市的“水脉搏”——曹娥江的流量、汤浦水库的水位、浙东运河的水质……这些跳动的数据,正是在数字空间中实时掌握绍兴水网日常运行状况的关键。

  数字孪生绍兴水网应用日前完成了联合调度和省市协同两大核心模块建设,并初步上线试运行。作为全省第一批市级水网先行区,绍兴在大力推进水网工程建设的同时,也正用数字技术重塑这座千年水城的治水模式。

  自2022年10月起,绍兴以建设“数字孪生曹娥江”为契机,启动“绍兴市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建设,并不断迭代完善应用功能。目前,该应用已迭代升级为集水网格局展示、态势感知预警、联合优化调度及业务高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显著提升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水网管理运行调度能力,并在实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数字孪生绍兴水网有多庞大?它汇聚了全市101条河流和水资源配置通道、551座水库、24个湖泊、2663座山塘、256座闸泵、3个蓄滞洪区、800余公里堤防海塘,以及861个水厂水站、23个灌区……这些物理世界的“水元素”,都被精准地“搬”进了数字世界。

  通过地图、概化图、示意图等多维视角,该平台可直观展示“两江一运河,十枢六通道”的水网总体格局,以及水资源保障、防洪保安、幸福河湖等水网专项格局,并动态更新重大水网工程建设进展,为决策提供了全面、直观的水网底图。

  聚焦实时感知监视水网运行态势,该应用归集了1050个雨量站、33个水位站、6个流量站、457个规模以上取水户的实时监测数据,融合核定水量、考核目标等水资源管理业务数据,耦合市域内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成果。

  基于此,该应用能持续从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和工程安全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水网运行状态,预警研判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保障态势,为供水安全保障筑起了第一道数字防线。

  当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如何科学调配水资源就成为了关键。数字孪生绍兴水网的联合调度模块集成水资源预测与调配模型体系,实现来水预测、供需模拟、风险预警、调度推演及预案推荐等功能,可在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复杂条件下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2025年年初,绍兴发布市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水利旱情蓝色预警(轻度干旱)。基于数字孪生绍兴水网“联合调度”模块,系统滚动预报未来30天水库水源来水情况,预测用水户需水情况,模拟启用应急水源、限制汤浦水库供水比例等不同调度措施,预演比选最优方案。水利部门依托系统推荐方案,联合绍兴市原水集团、公用事业集团等协调会商并实施精准调度,有效保障了市区300余万人口的用水安全,实现了原水供应平稳可控。

  全市用水效率如何?生态流量保障程度如何?水资源承载能力如何?在业务管理场景下,该应用可实现全市水资源业务全貌“一屏统览”,清晰识别管理薄弱环节,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绍兴水网率先在水资源配置环节实现与省级应用的业务协同,系统可自动接收省级应用下发的城市供水保障提示单,并及时向上反馈市级调度研判成果。这种省市协同调度模式,告别了过去靠电话、传真的传统模式,信息传递又快又准,保障了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28日 

责任编辑: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