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浙江

跑出超常速度 贯通引水“命脉”

——浙江缙云县潜明水库引水工程提前一年通水

发表时间:2023-01-17

  □本报记者 葛芳妙 通讯员 李远凯

  1月10日,浙江省重大水利工程缙云县潜明水库引水工程顺利通水,比预计时间提前一年。库水浩浩汤汤,从潜明水库奔涌而出,途经30多公里的引水“大动脉”,惠泽沿线20多万群众。优质的水库水取代好溪地表水,缙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初步实现,共饮潜明水的梦想成为现实。

  取代地表水,潜明水库是个宝

  2021年9月26日,凝聚着几代缙云人孜孜不倦努力与追求的圆梦工程、民心工程——潜明水库一期工程,终于迎来了下闸蓄水。作为缙云第一水源,潜明水库总库容3413万立方米,按照供水保证率95%的标准,年可供水3000万立方米。打个比方,杭州西湖(扩容前)蓄水量约1027万立方米,潜明水库的年供水则相当于3个西湖那么多。

  缙云县潜明水库引水工程则是以潜明水库取水口为起点,通过输水隧洞、管道等工程,途经5个乡镇街道、15个行政村,输水线路总长34.3千米,概算总投资54851万元。随着工程投入使用,优质的潜明水库水将取代好溪地表水,成为缙云县城及壶镇镇集中供水水源,惠及约23.5万名群众。

  在此之前,缙云还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地表水取水县,干旱季节的水质和水量一直难以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城市发展饱受用水之苦。峰峦叠嶂,连绵不绝,如何在村庄丘壑山峦间贯通这条引水“生命线”,让全县人民喝上优质水放心水,成为水利人心尖上的大事。

  峰峦无阻,定让渠水润家乡

  为尽快发挥潜明水库供水效益,潜明水库引水工程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于2019年7月20日吹响冲锋的号角。

  徐秀珍是潜明水库引水工程建设技术负责人兼工程科科长,“干了一辈子水利,能参与潜明的建设,真的是非常自豪。”他说。

  在潜明水库一期工程紧锣密鼓建设时,徐秀珍于2017年起就介入了潜明水库引水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引水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光线路问题,大家就经过反反复复多次论证与调整,要避开房屋、压覆矿、文保,以达到最佳方案。”徐秀珍说。

  而在工程建设中,涌水、岩爆、火山球等不断遭遇复杂地质难题成了工程推进中最大的“拦路虎”。不破不立,一次次极限挑战,建设者竭力突破。

  羊上1号隧洞进口,地质特点为泥岩,乍一看,没啥问题,但一遇空气和水,泥岩就变成了泥,导致轨道小火车“脱轨罢工”;黄坛隧洞开挖阶段,岩爆和涌水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抽水机成了该段工地上最“热”的机器;胡塔地隧洞,遇上了难得一见的火山岩地质条件,每块火山岩之间容易剥落,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

  为此,浙江省水利厅专家多次深入工地为工程施工的难点、痛点“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潜明水库引水工程指挥部打破常规,拓宽思路,创新发明了10多项施工专利;参建单位争分夺秒,提前谋划,确保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加速推进。

  泥岩基础换填“大换血”,抽水运作无缝衬砌,火山岩体缝隙及时喷浆……施工单位与业主、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采用多班制24小时作业,利用大功率通风设施、空气监测仪等设备确保隧洞内的作业环境,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锚杆、钢支撑等保障措施,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保证了施工安全及进度。

  潜明速度,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1年12月30日,隧洞比预期提前1个月全线贯通;

  2022年8月,胡塔地隧洞单向衬砌558米,创下省内行业纪录;

  2023年1月10日,缙云县潜明水库引水工程比预期提前一年通水!

  “潜明速度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潜明水库引水工程总指挥陈银根经常向现场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

  潜明水库引水工程原计划工期为42个月,因为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省级水利专家会商研判认为,正常情况下,2023年10月才能完成主体工程,2024年春节前后才能通水。

  为了让缙云人民尽早喝上潜明水库的优质水,潜明水库引水工程指挥部接下了县委、县政府2022年“年底通水”的军令状。引水工程工地上,底板清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衬砌等作业热火朝天。

  为确保隧洞施工高质量快速推进,在保证衬砌质量的前提下,每模的工程量需增加一倍。这样,衬砌的日均速度比常规快了一倍,但是工作强度也大大提高了。施工班组采用加班、两班倒等工作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实现白班浇筑、晚班钢筋绑扎和模板支立等极限赶工循环。衬砌速度从开始的每月完成进度200米、300米、400米到558米,不断突破。

  追求极致,没有质量的速度等于零。

  潜明水库指挥部工程组是一支由经验丰富、工作态度严谨的老水利人组成的队伍。潜明水库大坝完工后,他们就转战到了引水工程项目,每道工序完成后,工程组都要进洞检查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30多公里的隧道、20多个工作面,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工程组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

  工程组王伟平说:“最忙的时候有21个工作面全天候同时开工,工程组只有三四个负责质量监督的技术人员,那真是没日没夜。具体到钢筋绑扎质量、止水铜片安放、模板安装等,事无巨细,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更没有周六日,实在困了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

  李福东是潜明水库一期工程和引水工程的监理,他深情回望着一个个已完工的隧洞口,那是他曾经奋战过的战场。“通水了,春节就可以回山东老家看老婆孩子喽。”

  跟李福东一样的潜明水库引水工程建设者,在高峰时期,每日有500余人。他们既是工程的建设者,也是亲历者,见证着这条“命脉”如巨龙般穿越山峦,横卧在缙云的秀美山川之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月17日

作者:葛芳妙 李远凯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山东滨城黄河河务局:引水抗旱保秋种

跑出超常速度贯通引水“命脉”

兴水记

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引水接力

温岭市新河、滨海引水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