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基本消除
 
分享到:
2018-05-16
 

  本报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发布了汶川地震十年遥感动态监测报告。该报告显示,到2018年,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经基本消除,生态恢复、灾区城镇重建成就显著。

  为系统监测十年来地震灾区的环境变化与灾后重建进展,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于今年3月启动了“汶川地震十年遥感动态监测”。科研人员基于十年间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通过空间遥感认知汶川震后动态变化,全面评估了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

  对震区堰塞湖情况进行的监测与评估表明,至2018年,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已成为风景区和重要水利设施,并修建了路桥,基本解决了地震堰塞湖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对汶川地震灾区重大滑坡和泥石流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截至2018年,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整体状况良好,已经从初始发育阶段向稳定状态转化,且滑坡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新发滑坡灾害等同时存在,如2010年新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右岸山体滑坡、2013年南坝镇山体滑坡等,需持续进行灾害风险判别和监测。(吴月辉)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5月16日

吴月辉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汶川禹迹图》的价值和启示
矫勇主持召开汶川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座谈会
矫勇主持召开汶川特大地震水利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会议
水利部内部审计再添国家级荣誉
2023齐鲁水文化论坛在济南举行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