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国之重器护长河 重整行装再出发
——写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工建设30周年之际
 
分享到:
2021-12-14
 

  

  小浪底水利枢纽全景 (马贵安 摄)

  

  小浪底调水调沙 (马贵安 摄)

  

  “蜂窝煤”式的洞群施工原貌 (刘凤翔 摄)

  

  黄河下游生态得到修复改善 (董保华 摄)

  □段玲玲 刘孝祥 史帅斌 李锐

  北风呼啸,大坝挺立,长河安然。冬日暖阳照射着万顷碧波,层层涟漪涌动,粼粼波光跳跃,似与两岸群山诉说往事。

  这里是黄河干流最后一个峡谷出口处。这里矗立着举世闻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这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与济源市交界处。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30年前。1991年夏末,黄河峡谷内,彩旗猎猎,锣鼓声声。200响开山炮过后,往日沉寂的山谷顿时变得热闹非凡。

  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小浪底工程终于开工了!

  母亲河上,一座国之重器拔地而起。

  自投入运用以来,小浪底水利枢纽护佑安澜,调控水沙,在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以及生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为大河奔腾输送着澎湃动力。它犹如一颗璀璨宝石镶嵌在母亲河的核心地带,对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在人民治黄历史奇迹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展现出有力担当。

  承载治黄之梦 写下攻坚之章

  黄河岁岁安澜,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1952年,毛泽东同志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一个关于小浪底的设想与梦想变得更加强烈。

  曾任小浪底工程副设计总工程师、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的王咸儒老人向我们深情回忆了这一过程——

  195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力量到洛阳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小浪底村坝址,开始艰辛的地质勘测。

  经过漫长曲折、艰难反复的查勘论证、方案研究,在面临水沙条件特殊、地质异常复杂、泥沙运用要求高等世界级难题的情况下,1991年9月1日,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式开工。一个寄托着民族千年夙愿,按“世行采购导则”要求进行国际投标、竞争招标,并按国际合同管理模式进行工程管理的宏伟水利工程向我们走来。

  主体工程施工进入第二年,外商承包的Ⅱ标导流洞两个月内发生19次塌方,大河截流面临被推迟一年的严重威胁。当年的监理人员、现任小浪底管理中心所属黄河开发公司计划发展部部长张鸿喜清楚地记得,小浪底人创新采用“OTFF”管理模式,成建制引进中国专业水电施工队伍,实施劳务总分包,秉承“在外国人面前我们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们是小浪底人”“两个‘五湖四海’,一个‘共同目标’”的理念与原则,小浪底人与外商经历接轨与碰撞、谈判与融合的艰辛过程,终于在1997年10月28日,如期实现大河截流!

  2001年12月31日,最后一台发电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宣告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小浪底人创造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巨大成绩。

  小浪底以恢宏昂扬的姿态,树起一座彪炳史册的治黄丰碑,在中国人逐梦之路上,写下一曲永不言弃、攻坚克难的动人旋律。

  护佑大河有重器 国泰民安有保障

  “今年黄河中游发生洪水。我们调度了黄河干流的小浪底水库、支流沁河的河口村水库、洛河的故县水库、伊河的陆浑水库,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把进入黄河下游的洪水由610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3650立方米每秒,安然无恙通过下游入海。”2021年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水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道。

  彼时,历史罕见秋汛尚未露头。2021年9月27日,洪流汹涌来袭。10月9日20时,小浪底水库水位到达建成以来最高纪录:273.5米。面对前所未有的大考,小浪底水利枢纽坚决扛起黄河防洪“王牌”工程的职责,小浪底人走出西沟坝工程漫坝事故的阴影,在完成抢修任务后,迅速投入防大汛的新战斗。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拿出“绣花功夫”,精准调度工程,拦蓄洪水约16亿立方米,为打赢黄河秋汛防御硬仗做出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国之重器的作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请组织放心,在以往的建设管理实践中,小浪底人曾克服一个个困难、战胜一个个挑战,取得了不俗业绩。当下,小浪底人会更加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全力确保水库防汛安全!”黄河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提文献,水工部副部长李立刚,检修部副部长唐新文,运行部值长韩宏斌、值班员刘益伟……奋战在小浪底抗洪一线的“战士们”,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作为黄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黄河92.3%的流域面积、约90%的径流量、近100%的输沙量,与已建的三门峡、陆浑、故县、河口村水库联合运用,可大大提高黄河下游防洪标准,是确保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一张“王牌”。投入运用后,小浪底水库多次拦截上游洪水,保证了下游防洪安全,有效减少下游滩区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创造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不止防洪,小浪底水利枢纽还凭借充足的防凌库容,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共同调蓄凌汛期水量,使黄河下游凌汛威胁基本解除。

  如今提到小浪底,不少人是通过壮观的调水调沙场面认识它的。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年均输沙量高达16亿吨。水少沙多导致下游河床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悬河”,危及两岸安全。调水调沙就是利用下泄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黄河干流主槽的行洪能力。

  小浪底水库可运用75.5亿立方米的淤沙库容拦截泥沙,截至2021年汛后,已经累计拦截泥沙约32.39亿立方米。同时,从2002年开始,小浪底作为黄河调水调沙控制系统的“龙头”,积极配合黄河防总联合调度,每年汛前开展调水调沙。持续的监测结果表明,经过20年的调水调沙,黄河入海沙量累计达到28.8亿吨,下游河道主槽平均下降2.6米左右,最小过流能力由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每秒,取得了明显的防洪减淤效果。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第一次实现河床下切,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势得到缓解。

  “小浪底不仅减少自身淤沙,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为下游减淤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这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惊喜。”王咸儒高兴地说。

  生态工程绿色担当 服务保障国家战略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小浪底水利枢纽自规划、建设以来,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环境友好、可以持续、人水和谐”的准则,运行后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做出独特而重大的贡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至2021年,黄河已连续22年不断流。今天,提起黄河断流,似乎是久远的回忆。但在并不遥远的22年前,母亲河断流之殇是中华儿女的锥心之痛。

  黄河是河南、山东两省重要的水源。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前,由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又缺乏足够的水库调节能力,黄河中下游每到春夏之交频频发生断流。从1972到1999年的27年中,黄河下游主河道有22年发生断流。母亲河遭遇严重生存危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再未断流。小浪底水库发挥调节作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可在大旱之年保证黄河不断流,下游生态、人民生活有了切实保障。蓄水运用以来,小浪底水库调节补水约1761亿立方米。从2000年到2003年,黄河水量极枯,下游旱情严重,为避免黄河断流,小浪底曾经连续两年主动停止发电,向下游供水。在一次次跨流域调水中,小浪底为引黄济津(天津)、引黄济青(青岛)、引黄济淀(白洋淀)提供可靠水源,大大缓解中下游广大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紧张局面,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近几年,无论旱情大小,河南粮食却连年大丰收,河南、山东两大油田生产不再因缺水而受困。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黄河真正成为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

  绿色担当,还体现在水电清洁能源。小浪底水利枢纽自建成后,成为河南电网重要的调峰调频电站,使河南电网供电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减少了发电用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和环境污染。截至2021年11月底,小浪底水利枢纽及其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上网电量累计达到1301亿千瓦时,按照1度电消耗0.3千克标准煤计算,相当于节约4553万吨标准煤,为河南电网源源不断提供清洁能源。

  生态优先,换来了河口复苏、百鸟欢腾。据山东河务局河口管理局统计,小浪底连续多年的调水调沙,为河口地区生态补水10.13亿立方米,黄河口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改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现在的60%,芦苇面积多达30余万亩,鸟类增加到368种,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今天的河口三角洲,草丰水美,鸟鸣鱼跃。今天的黄河,焕发出勃勃生机和健康活力。两岸人民,对生活充满信心。

  亮丽“名片” 重振辉煌

  回望峥嵘岁月,小浪底人一路披荆斩棘,在高山峡谷间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和“中国之最”,取得了工程建设管理的丰硕成果。退休老同志徐运汉(原小浪底建管局移民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李焕章(原小浪底建管局宣传处处长)等人,不约而同地向我们介绍,小浪底工程建设管理的特殊性,使其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的工程之一。

  比如,在技术难度上,多位专家表示,小浪底部分施工条件要难于三峡工程。小浪底坝址地质情况复杂、水沙条件特殊,导致枢纽采用泄洪、排沙、发电建筑物集中布置在左岸,洞群进口分布在6个高程,进水塔、消力塘集中布置的特殊结构形式,技术十分复杂。比如,合同管理在小浪底建设过程中占据突出位置,但在当时的国内,合同管理的市场大环境并未形成,依据合同进行建设管理是小浪底工程的崭新课题。再比如,现场管理关系非常复杂。小浪底工程主体土建标分别由三家外国承包商联营体中标。业主与承包商、承包商与分包商国别不同,思想观念、文化背景、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差异很大,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小浪底工程最终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证明它成功突破上述重重难关,不愧是改革开放的精品力作,是我国利用外资建设现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是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管理的一张亮丽“名片”。小浪底工程也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实践培养造就一大批水利水电人才。“我1993年大学毕业即分配到小浪底工作,是小浪底培养了我。我感到非常幸运!”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王振凡说。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等不同岗位的人才在这里成长、成熟,为国家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目前,经过小浪底建设洗礼的人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西藏拉洛水利枢纽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

  小浪底水利枢纽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小浪底管理中心机关,还是一线生产岗位;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无论是在岗在职人员,还是离退休老同志,只要一提到小浪底,提到自己的单位和工作,他们的眼神、表情、语言,统统都在向你传达一个信息:热爱。“小浪底之于黄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干好工作非常重要。”“当年与老外打交道的经历,时至今日难以忘怀,爱国、民族自尊心是第一位的!”“我干工作从来没叫过苦。”“我们小浪底人都是模范!”……从王咸儒、徐运汉、李焕章、提文献、王振凡、张鸿喜等人的话语中深刻感觉到,“爱国忠诚、敬业奉献、精益卓越、团结友善、自律自强”的小浪底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小浪底人的血脉。这种精神坐标,为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个“大国重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作用,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深厚底气。

  时间来到2021年,对于小浪底来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开工30年、完工20年、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成立10年之际,年初突发的西沟坝工程漫坝事故,让所有人在意外之余,深受震动。工作规划、方向、重点因此而改变。对此,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主任孙长安坚定地说,小浪底人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推进整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们会更加认真履行好职责,发挥好“大国重器”作用,努力做出更大的业绩,重振小浪底辉煌!同时,中心党委书记孙晶辉说,小浪底管理中心党委将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小浪底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深入推动党建“六大工程”见实见效,以更加朝气蓬勃的姿态引领中心党员干部职工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于今后的发展,孙长安说,必须坚持全中心“一盘棋”,统筹考虑各项事业,推动小浪底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枢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他还特别提到,小浪底积极对接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智慧水利战略规划的部署要求,谋划建设数字孪生小浪底,助推小浪底各项事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请一定要相信我们小浪底!”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对于一项大国重器的水利工程而言,或许可以说三十而“励”。祝福小浪底!三十年,再出发!

  小浪底大事记

  1991年 9月1日,小浪底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开工

  10月5日,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成立

  1993年 4月25日至5月18日,小浪底工程通过世界银行评估

  1994年 6月2日,小浪底工程世界银行贷款协议签字

  7月16日,小浪底工程国际招标合同签字

  9月12日,小浪底主体工程开工

  1995年 10月26日,小浪底工程主坝填筑开始

  1996年 1月20日至2月8日,OTFF联营体与Ⅱ标承包商签订劳务分包协议

  1997年 10月28日,小浪底工程截流

  1999年 10月25日,小浪底工程下闸蓄水

  2000年 1月9日,小浪底工程首台机组(6号)并网发电

  2001年 12月20日,小浪底工程末台机组并网发电

  2002年 7月4日至15日,首次调水调沙试验

  2005年 6月10日至30日,小浪底工程进行首次汛前调水调沙生产运用

  2009年 4月6日至7日,小浪底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0月19日,小浪底工程获“2009年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12月,小浪底工程获“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1年 4月26日,小浪底工程被评为“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9月20日,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成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2月14日

段玲玲 刘孝祥 史帅斌 李锐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