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荆楚水文化品牌
发表时间:2025-02-13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荆江分洪工程北闸 本报通讯员 艾国臣 摄
□本报记者 谢奇
荆楚大地治水历史悠久,治水故事丰富多彩,百里长渠、白霓古堰等古代水利设施凝聚着古人的超凡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30万军民以75天的惊人速度建成荆江分洪工程,动人心魄;百万抗洪大军用钢铁意志凝聚成九八抗洪精神,可歌可泣;党的十八大后,湖北人民在新时代谱写了一曲曲气势恢宏的治水长歌……2024年,湖北省水利厅坚定不移落实水利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抓好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等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
水文化传承纵深推进
2024年初,湖北省首次在全省水利系统高规格组织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加强荆楚水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挖掘荆楚水文化精神特质,凝练荆楚水文化标识,推动水利工程与文化深度融合,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展示新时代湖北水利的治水成就提出工作要求,提出对湖北省水利学会水利史志专委会进行更名,按照规定流程报请审批,拟更名为“湖北省水利学会水文化专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谋划成立由厅级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专班,为设立湖北水文化研究机构做好准备工作。
“我们全力推动《湖北省水文化建设与保护规划》编制,全面梳理湖北水文化的历史沿革,深入探讨湖北水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从保护、传承、弘扬和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建设发展策略。”湖北省水利厅宣传中心(省水情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结合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分区划片,综合考虑河湖水系、水利工程分布、地形和历史风貌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5个水文化建设单元,分解落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任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
开展遗产调查
水利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湖北省大力开展全省水利遗产基本情况统计摸底工作,搜集地方数字博物馆、湖北水利文物专项调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等资料,分析研判湖北水文化资源和水利遗产的代表性及典型性,组织专班赴襄阳市、十堰市现场调研,选取2~3个具有研究价值的地点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并收集典型县(市、区)水文化及水利遗产现状、面临问题及具体需求。
“我们从水利遗产的位置、保存情况、时代特征等着手,依照湖北省各地现场调研、勘察及访问数据,目前正在抓紧将调查成果汇编成册。”从事遗产调查的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与建筑分院相关负责人说。
湖北省还会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学艺术节联合会等单位,完成湖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政协提案主办件任务,相关政协委员对《关于加强湖北省水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把握发展主旋律,启发亮点新思考——关于推进湖北省长江水文化建设的建议》等涉及水文化建设的办件均给予“满意”评价。“提案得到省水利厅的高度重视,尤其在水文化传播、水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湖北省在长江沿岸结合‘大禹治水’‘九八抗洪’等内容对水文化进行立体呈现,彰显各区域的沿江风情。”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银龙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勤对提案办理工作作出充分肯定。
推动融合发展
水文化宣传形式多样
湖北省水利学会举办2024年水利风景区水文化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水利风景区与水文化融合发展”主题,采取专家报告与交流研讨、重点景区经验介绍与现场研学相结合的形式,对水利风景区与水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进行学术研讨。与会专家提出,水利风景区作为水文化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开展水科普活动、展示水利成就和弘扬水文化方面拥有天然属性和独特优势,通过构建富有文化内涵的具象设施,丰富文化积淀,提升景区综合实力,为水利风景区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水文化优势,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与此同时,湖北省在将水文化融入幸福河湖建设中,不断孕育丰富多彩的荆楚水文化,高标准完成宜城莺河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启动宜昌柏临河、十堰茅塔河两个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遴选评定20个省级幸福河湖。
开展文艺创作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湖北省组织“全国水利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征集巡展,持续做好“水利文艺轻骑兵走基层”志愿服务工作,举办“清风颂廉”廉洁文化采风,“防汛减灾,文艺同行”等活动,组织水利文学骨干参加“建设幸福河湖,碧水永续北送·当代作家南水北调水源地纪行”、“致敬三峡·中国艺术家巡长江看水利”文学艺术活动、“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与水文化”会议……
以湖北水利重大现实题材创作为抓手,湖北省着力推动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水利特色的文学作品和影视精品。其中,湖北省举办的“国之重器,民之三峡——三峡工程开工建设30周年暨三峡后续工作成效展”,充分展示三峡工程这一国之重器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湖北省三峡后续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三峡工程蕴藏的厚重文化。
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潘颖表示,2025年,省水利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抓好水文化建设,努力讲好荆楚治水故事,为湖北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持久的水文化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13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