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潮汐树”中的人水故事

发表时间:2024-02-22
2月17日,在浙江海宁县滩涂上出现“潮汐巨龙”,“龙鳞”“龙爪”清晰可见 刘明勇 摄
“潮汐树”示意图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魏晓雯 通讯员 许超
  2月17日,甲辰龙年正月初八,摄影师刘明勇拍摄的钱塘江“潮汐巨龙”的短视频爆火网络。视频中,钱塘江潮水不断涌入树状沟道之中,犹如一条“满血复活”的巨龙,奔腾在广阔的滩涂上。
  长期生活在钱塘江边的刘明勇,对这条“巨龙”并不陌生:“这条‘龙’更多的时候是树木的形状,特别是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大潮来临之前,‘潮汐树’的枝干繁茂,尤为壮观。”
  刘明勇所说的“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种典型沉积地貌,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区潮间带,因潮汐作用形成。从空中俯瞰,一条条潮沟犹如生长在潮滩上的参天大树,其主干朝向大海,树冠朝向陆地,故被称为“潮汐树”。
  “潮汐树”在我国江苏、辽宁、山东的滨海地区均有出现,而钱塘江则因其强大的潮汐现象为“潮汐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长期的潮汐冲刷和沉积作用下,江岸逐渐形成了形似树木的分支状潮沟地貌。
  与树木类似,“潮汐树”也有它的生长周期。往复潮流、滩涂汇水不断对滩面进行冲击和刻蚀,形成最初的冲沟——“树干”,这便是“潮汐树”的“幼年”;伴随着潮水日复一日地溯源侵蚀、侧蚀,汇流面积逐渐增加,“树干”和“枝丫”不断生长壮大,步入“壮年”;最后,涨潮挟带的上涌泥沙逐渐在枝杈间不断淤积,潮沟便逐渐淤浅、萎缩,进入“老年消亡期”,而新的潮沟则在更远处生长出来。
  “潮汐树”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一方面,潮沟肩负着潮滩湿地与外海间物质、营养和能量交换的重任,为潮滩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另一方面,它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安全,能够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是滨海地区排涝和纳潮的小能手。
  “潮汐树”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泥沙运动结果的见证。通过对“潮汐树”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江河地貌的演变过程,探究地球地质历史的奥秘。同时,伴随古老钱塘江而生的“潮汐树”,也是连接古今的宝贵文化资源。
  千百年来,钱塘江边的渔民们,在面对大片滩涂水位过浅无法行船时,聪明地发现了“潮汐森林”,这些弯弯曲曲的潮沟就像是上天留给渔民们的道路一样,让船只得以顺着这些水位比较深的地方驶向大海。
  钱塘江两岸的古代先民们,依托“潮汐树”的独特景观,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包括口头传承的故事和歌谣,更有许多与“潮汐树”相关的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人与“潮汐树”和谐共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古今一脉,源远流长。
  在钱塘江流域,“潮汐树”中的人水故事从未断更。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景观,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近年来,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水利部门和单位,也在进行“潮汐树”、涌潮等自然景观的研究、宣传和保护。一方面,加强对潮汐树的监测和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对潮汐树的保护力度,防止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破坏。
  与山东、江苏等滨海地区的“潮汐树”不同的是,钱塘江河口尖山段的“潮汐树”可能会出现“突变”性的消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副院长曾剑解释道:“主要是由于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不仅有来自海洋的潮水,还会有钱塘江河口洪水涌入,在汛期出现较大洪水时,尖山滩地会出现大面积的‘崩滩’现象,进而导致‘潮汐树´景观的‘消亡’。”
  曾剑和他的团队很早就开始关注钱塘江河口“潮汐树”的形成、演变和保护。他说:“钱塘江河口的‘潮汐树’景观一直都存在,近两年在摄影爱好者和自媒体的宣传下,广为人知,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我们团队这几年也加大了科研投入,采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的新技术手段对‘潮汐树’地貌进行全覆盖高精度的监测,系统研究尖山滩地的演变规律,除了每年3次的钱塘江河口地形监测外,还联合河海大学在尖山滩地利用影像和水位反演技术,实时监测分析滩地演变规律,同时针对大洪水期间‘崩滩’的突变性变化开展保滩固滩措施研究……”
  “我们这些钱塘江航拍‘发烧友’也希望能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潮汐树’,看到钱塘江的涌潮,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些珍贵自然景观的保护行动中来。”一聊起钱塘江潮水,刘明勇就如同打开话匣子一般,边说边给记者分享他近年来拍到的各种视频。
  今天的钱塘江,关于人与潮汐的故事还在继续,有曾剑和他的科研团队,有刘明勇和摄影“发烧友”,他们做的事,有人曾做过,有人正在做,有人还会做……
  “潮汐树”中的人水故事,永不谢幕。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2月22日

作者:魏晓雯 许超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