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推荐

记者观察:精准应对 迎战旱情

发表时间:2025-05-16

  □本报记者 王曼玉

  今年3月—4月,我国降雨持续偏少,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旱情持续发展,给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农田灌溉用水带来严峻挑战。

  旱情牵动民生,更考验治理能力。唯有将工作做到精准细致,才能有效应对旱情。

  “抗旱保供水是当前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要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原则,落实责任、系统联动、形成合力。”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4月29日抗旱保供水会商会上强调。

  各级水利部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锚定“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确保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安全”目标,严格遵循“四个精准”原则,持续强化旱情动态监测与精准分析研判,全方位开展帮扶指导、科学调配水资源、实施应急送水等工作,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关键效能,以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全力守护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精准范围要求明确哪些地方缺水,是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前提。唯有尽快摸清旱情的影响区域,准确研判轻重缓急,才能为迅速部署抗旱工作提供坚实依据。旱情发生后,水利部滚动开展雨水情预测预报和旱情监测,通过干旱灾害防御“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平台,实时滚动进行旱情影响分析,精准锁定受旱情影响地区,及时发布干旱预警。同时,水利部积极组织有关省份水利部门,统筹考虑饮水、灌溉需求,滚动开展供需分析,提前指导旱区做好应对严重干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4月21日,水利部针对广西、陕西两省(自治区)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于4月24日将干旱防御应急响应范围扩展至广西、陕西、山西、云南4省(自治区)。

  响应启动,各项工作迅速落地实施。水利部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分赴广西、陕西、云南、河南,协助地方开展抗旱工作,为各地应对旱情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精准对象要求明确需求对象是谁,是在锁定范围后必须做实的关键环节。水利部门需要在明确受旱对象、摸清基础底数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千方百计解决各种饮水用水难题。据统计,受旱作物主要集中在冬小麦、豆类、甘蔗以及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的待播耕地。山丘区以山泉、溪流等为水源的群众和大牲畜因旱面临饮水用水困难。对此,水利部门动态摸排、准确掌握情况,制定完善供水保障方案,重点关注偏远山区、集中供水工程无法覆盖的地区,确保不落一户一人。与此同时,水利部门还持续滚动分析研判旱情对农村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的影响,提前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用水需求。

  精准时段要求明确作物播种和出苗时令需水关键期,是提高抗旱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方面。要将水源调度、灌区开灌、轮灌顺序精准对接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播种、出苗需水关键期,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尽最大努力减轻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前,北方冬小麦正处于需水量较大的灌浆期,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春播工作全面展开,抗旱保夏粮保春种进入关键期。各地水利部门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依据水文气象预报、已播作物生育期用水需求、待播作物缺墒情况,以及可调配水量和预期来水量等,科学制定并动态优化灌溉计划,精准对接作物需水时段和需水量,精细调度水库、泵站、水闸等水源工程,切实做好已出苗作物灌溉和待播耕地补墒工作。在此过程中,各地充分应用高效节水措施,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方水,努力扩大抗旱浇灌面积。

  精准措施就是方法要对、效果要好,是抗旱工作的核心所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抗旱手段,全方位筑牢抗旱防线。受旱情影响地区的各级水利部门本着干旱灾害影响最小化、抗旱减灾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强灌区运行管理,科学精准调度各类水利工程,有序开展放水、引水、调水、提水,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措施增加抗旱水源,强化指导支持,全力以赴应对当前旱情。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多措并举,滚动更新旱情发展及工作动态,多次精准调整刘家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库下泄流量,确保流域用水需求。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未雨绸缪,统筹调度天生桥一级、龙滩等水库持续补水,并动态控制大藤峡水库水位,满足库区城乡群众饮水及春耕用水需求。

  广西提前制定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持续实施打井、供水工程扩网联网、拉水送水等措施,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河南派出7个厅级工作组、3个专家组包片指导抗旱工作,调度昭平台、白龟山、宿鸭湖等大中型水库补水9.46亿立方米;陕西开展农村供水春季“敲门入户”大排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山西成立抗旱春灌工作指导组,赴抗旱春灌一线调研指导,联合调度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柏叶口水库、文峪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及时补水;云南实施14个打井项目、22个山泉引水工程、17个应急调水工程,目前已全部通水,新增日供水量4.8万立方米,可保障25.5万人用水需求;河北科学配置引江水、黄河水和水库、坑塘蓄水,细化灌区供水方案,全力保障春播春灌用水;甘肃实时向水库、塘坝、调蓄水池补水,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同时延长抗旱关键期提水调水时间;湖北派出6支防汛抗旱骨干专业队伍参与抗旱工作,采取科学调度水工程补水、应急送水、分时段供水等方式,保障受旱地区用水安全……

  据了解,当前全国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成,大中型灌区春灌总体形势较为乐观。水利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旱情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滚动开展会商研判,科学精准调度骨干水工程,持续加强对旱区的指导支持,坚决打赢这场抗旱硬仗,为粮食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16日

作者:王曼玉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