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
——记东江水供港六十周年纪念典礼
□本报记者 石珊珊
3月的香港,繁花盛放,万物竞秀。
31日晚,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会议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一湾东江水,让来自内地和香港的200多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东江水供港60周年这个重要时刻。
纪念典礼拉开序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响彻会场。
现场播放的一段短片,将在场人们的思绪拉回到60年前——三面环海的香港淡水资源匮乏,1963年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旱,让350多万香港市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党中央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同胞渡过难关”,1964年2月,东深供水工程开工建设。
“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上万名建设者用血肉之躯克服了输水线路长、水位提升难度大、工期紧张、台风频繁袭扰等重重困难,仅用短短1年时间,建成长达83公里的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饱含祖国深情的东江水奔流入港,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
60年间,清澈甘甜的东江水跨越山海,从未间断地滋润着香港每一寸土地。“60年来,我们始终对东深供水工程精心呵护,对港供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工程累计对港供水超过300亿立方米,满足了香港约80%的用水需求。”
“水脉”就是“命脉”,安全、可靠、稳定的供水,为香港经济腾飞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依靠。60年间,在香港发展的关键时刻,东深供水工程先后进行了3次扩建和1次全面改造,全力保障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60年来,广东始终将保障对港供水安全作为重要责任。”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说。广东已累计投入近80亿元推动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持续投入数百亿元用于水源地保护。
60年间,香港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66倍。东深供水工程的年供水能力,也由建设初期的0.68亿立方米跃升至24.23亿立方米,提升了30多倍,有力支撑香港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向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转型,成就了香港今日的繁荣都会盛景。
“东江水承载着血浓于水的家国深情,香港市民将饮水思源,让这份家国情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东江水是香港的生命之源,支撑香港经济持续发展,滋养香港市民安居乐业。
奔腾不息的东江水,如同一条纽带,将中华儿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连日来,香港各界举办了以“一脉相连、饮水思源”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纪念东深供水工程60周年,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纪念典礼现场,嘉宾们共同为大型装置艺术主题展览“舞动水滴展”开幕,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东江水供港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血浓于水的深情典范,我代表全体香港市民再次表示衷心感谢!”李家超动情地说。
60年一水相连,60年血脉情深。东深供水工程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水源保障,它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了持久动力,更深刻证明了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靠山,背靠祖国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最大优势。
水润无声,情意绵长。香港这座充满魅力的“东方之珠”,将继续书写无数精彩故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2日
作者:石珊珊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