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推荐

运行五载,12314何以成为“民心之桥”

发表时间:2025-03-22

  □本报记者 王曼玉

  应时而生,应势而生,应需而生。

  5年前的3月22日,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开辟了电话、网络、微信“三位一体”,面向社会“一号对外”的水利强监督新渠道,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水利监管的参与者、监督者。

  5年来,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始终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涉水问题投诉有门、维权有道,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涉水问题,查处了一大批涉水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直达末梢 搭建为民“连心桥”

  拨通一个电话,或者登录一个网站、关注一个微信,问题便直达水利部。

  “12314监督举报平台是人民群众反映涉水问题的重要渠道,要健全问题办理反馈机制,及时有效回应群众涉水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问题。”2025年正月初一,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中心看望慰问值班值守干部职工时指出。

  李国英部长的话掷地有声,道出了平台建立的初衷和意义。

  吃水用水好不好?江河湖泊美不美?水利设施好不好用?水利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12314平台直接连接政务和社会大众,是水利部与社会大众沟通最直接、有效的渠道之一。开通12314平台,就是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整合水利监管力量和信息资源,打通落实中央治水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让监督成为常态、监管就在身边。

  如何让老百姓知晓反映涉水问题的有效渠道?平台运行前期,水利部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时各种宣传资源和渠道,在平台宣传推广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群众使用平台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平台的知晓率、使用率。

  针对水利行业服务对象的特点,各地水利部门在官网、官微等加挂12314链接,在河湖长公示牌标识12314电话,在农村水厂、村委会等场所广泛张贴宣传海报,向村民发放农村饮水安全明白卡,做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围绕激励更多社会群众参与到监督举报中,更加高效地解决涉水问题,水利部制定了举报奖励办法,对提供重要问题线索、协助查处涉水重大违法问题的举报人进行奖励。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8次评选,向187名举报人发放奖励17.72万元,让举报人有热情、愿举报、得实惠。

  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高效受理政务服务咨询、投诉、求助、建议和在线办理指导等诉求;要建立健全“接诉即办”机制,更好发挥热线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窗口作用,及时了解问题建议,推动解决服务问题。

  水利部迅速行动,将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与政务咨询热线整合管理,先后开辟“意见建议”“公众咨询”等栏目,及时接听、受理和督办群众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推动涉水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打造倾听民意、宣传和解读水利政策的权威“民声窗口”。

  5年来,平台作为水利部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认认真真、尽心尽力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线索,通过在实践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群众对平台的信赖、对水利工作的支持。

  5年间,12314平台已成为一张立得住、传得广、叫得响的水利“名片”,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接诉即办 有效解决群众涉水难题

  “12314还真管用,停了十多天的水,通过这个平台真解决了!”2021年9月14日,12314平台收到一条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团结村约1000户村民出现水质差和频繁停水等问题。

  线索反映的问题牵动人心。水利部高度重视,立刻下发通知单,督促地方调查处理。平南县水利局接到转办通知后,立即赶赴实地调查情况。

  调查发现,团结村由丹竹镇丹竹东山水厂供水,因长洲枢纽调控水位,导致江水下降影响了饮水服务站一级泵抽水,与此同时,附近矿场开采、修路经常导致输水管路损坏,出现停水现象。摸清原因后,当地政府会同水利局积极筹措资金,开展供水管网更换工作,并紧急送水35吨。当地百姓表示,平台响应及时又管用。

  农村用水保障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12314平台接收举报的重点领域。5年来,平台累计收到农村供水保障方面有效线索2.16万件,占所有线索的68.6%。

  “农水水电司建立12314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机制,根据问题线索,指导地方加强风险排查,及时掌握工程运行状况和群众用水情况,确保用水安全。”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有着落、有回音,这是平台设立的出发点,也是平台最终的落脚点。自上线以来,平台受理群众身边的农村水利水电、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移民、行政许可等七大类涉水问题,涉及水利业务各领域。

  天津市宝坻区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反映围埝侵占河道问题,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目前已完成围埝拆除工作,河道原貌得以恢复。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群众来电反映某洗浴中心内部非法打井问题,接到水利部发出的督办通知后,当地迅速对该洗浴中心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目前井已填封。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群众通过网站反映本地杨门湾水库坝坡有塌陷,存在溃坝风险,当地业务部门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督促地方采取措施有效解决。

  …………

  5年来,12314平台坚持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为群众解决问题”为宗旨,先后印发《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受理办理暂行办法》和农村水利、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受理办理工作规范,对举报问题的受理内容、分办流程、办理时间、回访调查、举报人信息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线索受理办理各环节全流程紧密衔接、高效有序运行。

  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上线运行以来,12314平台共受理监督举报线索24万余件,其中有效线索3.12万件,响应率保持100%。

  做优做精 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12314平台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展示水利部为民办事能力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您好,这里是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接通电话,耐心倾听,真诚回应,展现的是水利部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回应的是群众的诉求与期盼。

  “为了让服务更专业,话务员在接通电话时便启动了录音模式,既方便后续问题解决,也可以对话务员起到监督作用。”水利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平台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智能问答、机器人外呼、数字人客服等技术研究,不断完善平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目前,机器人外呼已应用于农村供水管理“三个责任人”、小水电“三个责任人”和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等领域,水利监管效率进一步提高。

  发现“治理缺环”,解决“民生痛点”,平台运行5年来,为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和基层情况,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成为便民、利民、为民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水利部将进一步提高平台专业化规范化运转水平,健全完善举报线索受理办理和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水利部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小平台汇聚大能量。12314平台衔接了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每一项政策深入千家万户,实现无缝对接和协同推进,汇聚起治水兴水的磅礴力量,让水利工作更好地服务百姓、造福百姓。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3月22日

作者:王曼玉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