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肩负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利使命
发表时间:2024-10-01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江河奔腾,九州激荡。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当雄浑的国歌响彻大江南北,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广大水利职工满怀喜悦和豪情,在不同流域、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共同欢庆这一盛大节日,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欢呼祝福,共享伟大祖国荣光!
75载风雨兼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波澜壮阔治水实践的75年。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把兴修水利作为强国惠民的头等大事,不断凝练和汲取治水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孜孜探索与时代水安全形势相适应的治水之道。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治水倾注心血,他们亲自领导重大水利方针制定,亲自决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亲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救灾。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一系列伟大号召发出,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颁布,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治水提升到新的高度,在中华民族治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75年来,几代水利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水利事业发展热潮,多少慷慨前行、多少梦想成真,实现了彪炳史册的辉煌跨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如今的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盛世兴水的灿烂景观处处可见,为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依托,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水利基业!
75载砥砺奋进,这是我国水利事业经历长足发展,乘风破浪、谱写辉煌,绘就一幅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精彩画卷的75年。治水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民族复兴。75年,中国水利事业一步步实现着新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治水思路科学指引下,我国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办成了许多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治水大事要事,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治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气壮山河,实现完成年度水利投资1万亿元的“水利梦”,国家水网加快构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国之重器相继诞生,发挥防汛抗洪“硬核”力量,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日臻完善,应对洪魔旱魃更显自信和从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历史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书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的水利篇章;近十年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18%以上的经济总量;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一条条河流和谐流淌,一片片绿洲生机勃勃……一个个治水安邦、兴水惠民的承诺,化作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水润神州“礼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新时代治水事业在创新中不断推进,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江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75载光辉岁月,75载巨澜翻卷,75载沧桑巨变。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水利事业,始终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号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水利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安排。新时代,我国新老水问题愈发复杂交织,新变化、新情况、新挑战将会层出不穷,治水的全新内涵和崭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准确把握新时代治水的战略定位,正确认识新时代治水的战略要求,锚定新时代治水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全力以赴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波澜壮阔治水路,江河奔腾向复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笃定信心、乘势而上,只争朝夕、顽强奋斗,坚持不懈把治水兴水这一造福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抓实办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水利篇章,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10月1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