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同心 联动发力
京津冀携手共护北运河
□本报通讯员 李长利 汪丽丽
碧波微澜,清风拂面。北运河,自上游首都北京涌出,如一条玉带,蜿蜒南来,润泽燕赵大地,从天津入海河。横亘京津冀的北运河承担着流域内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的重任,承载着运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奋斗目标,发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建设安全行洪通道及生态走廊,加强水资源联调联控集约高效配置,延续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促进水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防联控保障北运河沿线防洪安全
从漕运枢纽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北运河串起了京津冀的水脉,也连接着三地的防洪及水生态安全。京津冀三地水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协同治水机制,强化水网规划衔接,推动全流域系统治理,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
2017年,北京、河北启动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河道行洪能力及堤防标准得到大幅度提升。北京市启动“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修建尹各庄分洪枢纽、宋庄蓄滞洪区,启动温潮减河工程建设,北运河河北段完成曹店橡胶坝改建工程,健全“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北运河防洪体系。天津市实施了北运河筐儿港枢纽至屈家店枢纽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北运河天津全段防洪排涝达标治理目标,提升沿线区域水环境质量。
京津冀加强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保障沿河城市防洪安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过程中,三地防洪排水蓄洪实现联合调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兼顾了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效益。整体防洪排涝能力、沿线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改善。
绿水青山承载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2021年,京津冀建立“跨界河湖长”机制,开启了河湖边界压茬管护,“分段治水”变“全域联治”。北京连续实施“三年治污行动”及系列碧水攻坚战略,从小流域入手,综合施策消减污染物,清水下山、净水入河,统筹做好河湖空间生态养护,促进河道生态修复。“水质侦察兵”、新型高效水草切割收集船、原位水体修复等水务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助推水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年间,北京市流域内污水处理率从70%提高到97%,干流出境水质由劣Ⅴ类逐步提升并稳定在Ⅳ类,水生态健康指标持续提升。水务部门通过建设生态护岸、增殖放流、科学管控水生植物等方式,巩固水域生态质量,提高河道修复及自净能力。北运河成为水生动植物种类富集区及候鸟迁徙驿站和栖息乐园——监测发现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四角刻叶菱等水生植物3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鸟类206种,鳑鲏、白条、马口等鱼虾类26种。
北运河河北香河段、天津武清段的水质经过上下游、左右岸的综合治理稳定提升,沿岸水草丰茂、鸥鹭翔集,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助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有力保障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三地统筹降雨、地表水、再生水多水源联合调度,强化流域区域生态调度,实施了跨界河流复苏行动。加强全流域水雨工情信息共享、统筹联动,最大限度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综合效能,流域水资源统筹配置,上下游、干支流贯通流动,丰水季滞蓄存补,枯水季保障生态基流,流域内河流沟汊全年有水河长和通水时长增加。水利部统筹协调各方,科学调度水源,京杭大运河实现连续三年全线通水。京津冀加强日常调度,强化生态水量配置,适时满足流域工农业生产及环境用水需求。
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京津冀协同机制在北运河流域治理管理实践中逐步完善。
水脉与文脉交融彰显古韵新风
悠悠运河,千年流淌。伴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持续推进,2021年,北京境内42公里河道全面通航;2022年,河北香河完成桥梁改造、河道生态及码头建设,实现与北京接续的20公里旅游通航;天津实施多段河道改造提升、武清段旅游码头及配套工程等,工程完工后,北运河全线河道将满足Ⅵ级内河航道标准。“一轴、两带、两山、十三节点”的运河旖旎风光彰显出河道水生态治理成果,铺开了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2023年,北关分洪枢纽纳入大运河文化旅游5A景区,大光楼、燃灯塔、三教庙与现代水利工程及大运河博物馆遥相呼应,展现出古今同辉的运河风采。运河开漕节、灯光秀、音乐节、龙舟赛等给古老的运河增添了现代活力,孕育着现代生活新模式。
如今,北运河正在打造京津冀市民假日休闲的核心品牌,“文化+生态+通航+水岸经济”使滨河区域逐步成为具有浓郁烟火气的“城市会客厅”。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5月18日
责任编辑:王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