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洋溢在每一个地方
发表时间:2023-06-29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紫金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踢足球,享受校园快乐时光 本报记者 李先明 摄
□本报采访组
地处丘陵山地过渡带,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多地少,基础薄弱。
这里是重庆市云阳县,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1999年,因三峡工程建设,云阳溯江迁建。
2022年,云阳县在重庆38个区县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23位,在12个县中排名第一。
2018年才摘掉“贫困”的帽子,2020年便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先天条件不足,后天发展滞后,云阳县高速增长的动力来自哪儿?
“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今天的云阳。”
百万移民因三峡蓄水而搬离故土,新城建设也随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如火如荼。曾经的贫困县、贫困村,如今正以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条路连通大山里期望的幸福方向
簇新的滨江绿道,沿着外环大道向远方延伸。
外环大道是县城连接北边各乡镇的重要通道,事关云阳内联外畅交通大骨架的构建,建成通车后县城到黄石镇高铁站路程将缩短一半。
新县城外环大道项目部负责人谭顺华介绍,外环大道连接高铁站,按照“迎宾级”规格建设,总投资5.67亿元,其中1.99亿元是三峡后续专项补助资金。
“内畅外连”是近年来云阳交通网络的发展策略,建设和完善了101个基础设施,共使用三峡后续补助资金22.56亿元。其中,已贯通的紫金隧道和外环大道,实现了县城移民迁建区与拓展新区的大循环;建成的东互通立交工程,实现了县城出入双通道。
自此,云阳正式步入“外环时代”。周边市县群众到云阳县城的脚步更加密集了,人气旺了,市场活了,云阳县的经济发展也得到有效提振。
峰峦叠嶂之中,一条路往往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发展前途,一条路就可以直接拉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座小学校园洋溢着的快乐时光
六一儿童节这天,紫金小学的学生们是吃着自己制作的麦粑粑度过的。
紫金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葛启超指着石砖地面中裸露的一块土地说:“这里之前种的是小麦。在儿童节的时候,学生们自己动手做成麦粑粑吃了。”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这是“向上”教育的一部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既是紫金小学的校训,也是学校“向上”教育理念的源头。以“上德、上智、上能、上贤”命名的楼宇分散在校园各处。
拾级而上,穿行于明亮的走廊,创客室、特色功能室、科技馆、体育馆等现代化教学场所历历在目。
校园里,一群学生带着笑容和兴奋的表情,在跑步;课堂上,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专注地望着老师,积极回应提问;音乐室内,学生们用口风琴,认真地吹奏着属于他们的欢快乐曲;操场上,成群的孩子正在运动,有的在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在踢足球……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溢在脸上。
“我自己走10分钟就从家到学校啦!”稚嫩的声音来自三年级1班的吴梦妍,肉嘟嘟的脸上满是笑容。
吴梦妍家所在的云阳城东部滨江区,是近年新开发的区域,周边缺乏教育资源,“校少人多”的矛盾亟待解决。紫金小学作为配套设施,2019年正式落成招生,有力缓解了东部片区教学资源紧张问题。
“学校建设总投资1.3亿元,三峡后续专项资金补助了4800万元。”葛启超作为当年学校建设的负责人,对后续资金的投入表示感谢,“这笔钱对于校园建设太重要了。”
“学校朋友多”“喜欢上美术课”“将来要当厨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对校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是的,有了教育就有了无限可能。
一座医院见证患者康复的幸福模样
站在紫金小学门口向山顶望去,矗立在“山尖”的最高建筑物就是云阳县人民医院。
在医院一间VIP(贵宾)病房会客厅,病人刘玉婷坐在单人沙发上,一边输液,一边轻松地“刷”着手机。窗外视野开阔,高高低低的山坡上长满绿色植物。
我们从刘玉婷口中得知,现在县人民医院就是“全家人看病的首选”。幽默的话语充满了对医院医疗条件和医生医术的满意与认可。
但2018年以前的县人民医院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院长毕平坦言,那时的住院部“只有900个床位”,职工宿舍“没有卫生间、没热水”,“诊室现在和以前没法比”。
2013年,云阳县将城市发展规划与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专门申请了三峡后续专项资金用于院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总投资9997万元,其中三峡后续专项资金补助6000万元。经过5年的“削山、填沟、造地”,建成2227米院区道路、9层楼高的边坡、10.51公里给排水管网以及污水处理等设施,设置病床1200张。
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2020年10月,县人民医院被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在全国5456家二级公立医院排名中,云阳县人民医院位列第21位。
不仅是县人民医院,2011年以来,云阳县在医疗、教育领域使用三峡后续补助资金4.8亿元,开展23个项目。县人民医院新院落成应诊,紫金小学、实验中学和南溪中学实现招生,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2011—2023年,云阳县得到三峡后续支持项目554个,共使用资金76.3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中,云阳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采访组成员:李先明 张雅文 赵建平 李爽 石珊珊 李海川 姚能霞)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6月29日
作者:李先明 张雅文 赵建平 李爽 石珊珊 李海川 姚能霞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