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兴业惠泽民生——贵州省黔南州凤山水库工程建设侧记
导流洞出口
施工现场,“导流洞施工突击队”的旗子高高飘扬
左侧坝肩开挖施工现场贵州水投凤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供图
大坝左右岸坝肩开挖施工现场 贵州水投凤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供图
□本报记者 陈思杰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堵水修渠道,处处金银滩。”这是在贵州大街小巷传唱的一首歌谣。现如今,又一座“金银滩”——凤山水库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2020年12月23日,凤山水库工程传来捷报,左岸坝肩开挖至865米高程,达到预定目标,比年度计划提前8天完成。
凤山水库工程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福泉市境内、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支流重安江上游河段鱼梁江上,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贵州省“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的龙头项目。工程包括了水库工程及输水工程,水库总库容达1.04亿立方米,总投资达45.4亿元,总工期为48个月。
回望过去 解决用水势在必行
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黔南州福泉市和瓮安县所在的黔中地区为全国18个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福泉市有“亚洲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瓮安县也是贵州省三大磷矿基地之一,以磷、煤储量最为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然而,目前福泉市境内蓄水工程调蓄能力不足,城镇用水挤占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现象较为突出;下游工业企业用水多从鱼梁江及其支流提水,供水保证率较低;瓮安县周边河流中上游为当地主要磷矿区,本地水质条件较差,部分水库和天然河道水质不达标,县城轮片、限时供水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威胁城区的饮用水安全。长期“工程性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贫苦地区供水问题更是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内容。为破解这一难题,缓解福泉市、瓮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的迫切需求,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保障率,改善当地农业灌溉条件,惠泽民生的凤山水库工程应运而生。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水投”)作为凤山水库工程的建设单位,近年来紧跟时代步伐,以解决贵州省工程性缺水、助力脱贫攻坚为己任,以“开发水资源,发展水产业,创建水价值,传播水文化”为使命,秉承“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宗旨,本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原则,在凤山水库工程推行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北方公司”)作为项目管理总承包单位入驻现场,实现全方位优化施工管理,全面管控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确保发挥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特点及优势。
披荆斩棘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凤山水库工程自开工以来,除了面临疫情影响,更是由于工程本身特点,面临着占地点多面广,移民征地协调难度高,岩溶发育,不利地质条件突出,交叉作业明显,承包合同种类多,工期紧、施工强度高等多重困难。
水利部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贵州省政府、省水利厅、黔南州水务局等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工地,实地解决问题,化解难题,大力推动工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项目营造良好建设环境。贵州水投凤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强化责任担当,压实责任链条,充分履行管理职责。总承包项目管理部发挥自身特点,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供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各参建单位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及资源优势,共同承担施工建设任务。各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心系施工现场情况,对施工进展了如指掌,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多少个夜晚,当多数人已进入甜美的梦乡时,凤山水库工程的施工现场仍有领导的身影,哪怕有时无法抵达现场,在工作群中的殷切询问从不缺席。也正因如此,凤山水库工程在重重困难下,通过了这场“大考”,向贵州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顺利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1.47亿元,是年度投资计划11.1亿元的103.29%,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也为2020年的工程建设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克服疫情 打造高质量绿色工程
2020年2月19日,凤山水库工程全面开工,参建各方本来抱着大干一场搞建设的决心,却因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以推进。
贵州水投凤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为确保工期有序推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进工程全面复工。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机构,制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编写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健全疫情期间各项管理办法,筹备防疫物资,协调参建单位从当地引进务工人员,保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同时,联合中水北方公司,对工程加强管理,优化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合理衔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人停机不停,24小时轮流作业。同时,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党员及技术骨干成立“导流洞施工突击队”,开展“抗击疫情作贡献、达产达能争先锋”创建活动。施工现场,“导流洞施工突击队”的旗帜高高飘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坚持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现场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工程车辆来往穿梭,犹如蜘蛛侠般的施工作业人员,将密密麻麻的钢筋穿插在岩壁上。2020年8月7日,提前8天实现了导流洞贯通的节点目标。
在延绵起伏、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山区修建水库,参建各方在建设过程中不仅重视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将智慧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到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展现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先进性。严格贯彻落实“三同时”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及图纸内容,确保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保护措施的建设和运行与主体工程施工同步,实施了拦挡措施、截排水措施和植物措施,减少由于扰动、开挖原地貌对原地表土壤与植被的破坏,努力把凤山水库工程打造成为绿色工程,从而探索出一条尊重自然、人水和谐的发展道路。
在这场复工复产“攻坚战”中,凤山水库工程参建各方取得了全面胜利,导流洞、坝肩开挖均提前达到预期目标,为下一阶段工程截流、大坝主体工程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凤山水库工程的建设者们表示,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积极探索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式,严格把关,强化质量管控和现场管理,努力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让凤山水库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月8日
作者:陈思杰
责任编辑:尼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