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人 物
 
 
 
工地“花木兰”
 
分享到:
2017-03-07

刘怡(左)与施工方代表在工地上

  □本报特约记者 李广彦

  身材高窕,皮肤白皙,娥眉杏眼,秀发披肩,一副闪耀着知识光芒的眼镜……想不到这个淑雅聪慧的年轻女子,被人们称作“花木兰”。

  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童叟皆知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感天动地,就连国外都有她传奇故事的动画片。而眼前的这个她,既没有女扮男装,也没有惊人之举,怎么也被人称作“花木兰”呢?

  眼前的这位“花木兰”叫刘怡,她扬名不在战场,而在工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毕业后,刘怡既未北上,也未南下,而是来到干旱缺水的鄂北岗地,这里正在实施一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如果留在武汉,能与母亲和刚刚出生的女儿朝夕相伴,但工地号角催人,她狠心给孩子断奶,像一名奔赴前线的战士毅然出征,成为早期一线报到的“女将”之一。

  这项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近270公里,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横贯鄂北岗地,解决沿线近500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分三个项目建设与管理部。刘怡所在的广悟(广水、大悟)建管部正处革命老区,是全线终点,其中大悟县是开国大将徐海东、原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的故乡,过去红军帮穷人得解放,如今水利人为百姓送清泉,刘怡这个在大学期间就入党的新一辈,深知在这块英雄土地上传承革命火炬,手中的“接力棒”有多重。

  广悟建管部已经开工的3个标段,都是难啃的“骨头”,其中“龙尾”18标王家冲水库扩建工程是老区人民新的饮用水水源地,备受世人关注,而16标宝林隧洞更是湖北水利工程史上首次采用TBM掘进的大工程,隧洞全长13.84公里,穿越中华山森林公园,既要抢抓进度抓质量,也要保护生态环境,技术管理、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环保生态……刘怡一肩多职,奔波转战,力求最好、更好。

  “整改措施不够,资料退回重新整理好再报来……”刘怡边敲打电脑键盘,边侧头肩夹手机忙碌着。第一次采访,便觉她不但是个大忙人,也是个严肃的人。“工程质量我抓得蛮凶,从不打马虎眼儿,有问题直接指出,毫不留情。”直言快语的性格,外柔内刚的气度,大概是人们叫她“花木兰”的缘由。

  花木兰原本是在家织布的弱女子,替父参军,跃马扬鞭,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奋勇厮杀,令人敬佩。但刘怡这个工地“花木兰”却未必人人喜爱,甚至不理解。尽管如此,她仍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每天“白加黑”、每周“五加二”地工作。投资180亿元,是湖北省有史以来自主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省委省政府向人民作出“永久、生态、高效、廉洁”的承诺,每分钱都要花得光明正大,用到刀刃上。刘怡身在一线,也没什么官衔,但她以当主角的姿态当好配角,演绎精彩的工地故事。

  世上老好人和稀泥者不少。可在刘怡看来,凡事要公道公正,“公”字面前,黑白分明,是非曲直,毫不含糊,而党员更要有立党为公的国家情怀。工作中刘怡认理儿不认人,对事不对人,功是功,过是过,同一个施工单位,某项工作做到位就表扬,存在不足之处就批评。考勤参建单位,只认到岗人头,不认级别高低,对号入座,照单打勾。标段报来的数据,她都认真核对,每个报告哪怕监理单位审完了,她也要过目。除日常检查外,她还对各单位人员到岗、操作规程规范执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防汛值班等情况抽查考核,对偏差严重或整改不到位的,处罚、通报、约谈……像“铁娘子”一样执行铁规铁纪。有人抱怨她“铁板一块”,管理太严。“质量不严格,返工后受损失的是你们,我是在帮你们!”她的话让人折服。刘怡也不原谅自己的错误。一次发通知,掉几个字,她发现后当即在工作QQ群里连说“对不起”,检讨自己的粗心大意。刘怡严以律己、公私分明,顺理成章地被选为党支部纪律检查委员。

  刘怡年方28岁,很多人不解,一个漂亮的女人为什么要整天泡在工地上?“工地如战场,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我希望能成为水利行业专家!”这是刘怡的人生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刘怡舍家离子,付出同龄女人难以承受的牺牲。工地离家100多公里,女儿六七个月大就离开妈妈的怀抱,每天由婆婆带着,育儿责任的转移,是刘怡最大的心疼。

  丈夫是IT工程师,自己开公司,家庭条件很优越,但她却像着了迷似地魂系工地,忙起来十天半月才回一趟家,时间长了孩子竟把伯母叫妈妈……连闺蜜们都不解,她究竟图个什么呢?老公理解事业心极强的妻子,每天哄孩子先睡,忙到下半夜才躺下。“女儿一岁七个月,喜欢爸爸,不让我抱。因为防汛,这个周末又不能回去了……”说完,刘怡的眼圈泛红湿润,强忍泪珠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深感亏欠的人太多,可为了水利事业,只能先国家后小家。她说:“孩子对我印象不深,以后我会多陪陪孩子,补偿这份亲情,但错过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就是人生一大憾事!这是我人生最艰苦时期,也是工程最重要时期,工作面前没有借口,只有义不容辞地去尽职!”

  每天十几个小时忙碌在工地,一年以后,刘怡瘦了14斤。面对眼前这位“花木兰”,记者感觉工地像是她的“键身房”,快乐工作如同她人生的“美容霜”,而中国女性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以及刚柔并济的性格和担当精神,尽在她身上体现。工地“花木兰”,刘怡当之无愧!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3月7日

李广彦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三员”干将宋光宗
工地上的一抹亮红
扎根在黄河边上
穿行于风雨战线的“比翼鸟”——记山东泰安市水文局黄前水库水文站李明华夫妇
保障安全供水 实现人生价值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