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风里
——“探秘”2022年黄河下游河道统一性测验
 
分享到:
2022-04-26
 

  

  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职工袁洋正在黄河辛寨1断面左岸滩地测量 (袁延年 摄)

  

  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职工鲁为民在黄河小大宾断面操作无人船进行河道测量 (赵韦琛 摄)

  

  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职工赵凯斌正在黄河西三李断面右岸滩地测量 (袁延年 摄)

  

  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职工何南正在双井断面进行水位测量 (马坤 摄)

  □记者 杨希梅 通讯员 徐雷 常正科 袁洋

  春至深处,万物争辉,在一切生机盎然、满目皆景的背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正在进行着。

  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黄河中下游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多,防汛形势较为严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抓住主汛期来临之前宝贵的时间窗口,开展2022年汛前黄河下游河道统一性测验工作,探秘河道水沙“密码”,揭开下游河道“面纱”。

  据了解,黄河下游河道统一性测验可以及时了解黄河下游河道内泥沙的冲淤量、冲淤分布和不同河段、不同洪水条件下断面的冲淤变化情况,分析河势变化趋势,动态更新水位流量关系,优化完善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和参数,提升“四预”支撑的能力和水平,为黄河防汛减灾、调水调沙、河道治理、工程设计及黄河保护治理提供实测数据支撑,是制定各项防御措施的基础。因此,今年统测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性、急迫性均不言而喻。

  当行至黄河马渡下延工程,一面“黄河水文测绘”的红旗矗立在一艘机船上,在低沉的乌云与奔涌的激流间迎风招展,这是统测二组的临时生活船。

  “今年我们局负责151个断面,分3个统测小组,全面使用无人船开展水上测量,通过淤积测验一体化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这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质量,还降低了现场作业人员涉水风险。”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副局长孟杰介绍,这是该局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顺应发展趋势,实现水文数字化的转型实践。

  本次统测有一亮点:采取“以老带新、以战代练”的方式,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让新入职的年轻人熟悉掌握各种测量设备,全面提升综合技能。

  不远处,统测二组的队员正乘坐冲锋舟从黄河北岸驶向南岸。河道中间有一道浅滩,导致冲锋舟无法顺利通过,组长鲁为民,队员袁延年、袁洋、赵凯彬只能下来拉船蹚水过河。环顾四周,茫茫河面让人提心吊胆。

  “今年水‘烂’得很,水流量大点还好,水流量越小越麻烦。”鲁为民上岸后说。只见队员个个头戴帽子,身穿皮裤、救生衣。其中,袁洋最引人注目。他嘴巴干得翘皮儿,手里握着一个2米多高的金属杆,杆子顶部与腰部分别为接收器和观测数据手簿。他介绍,这是GNSS仪器,主要用于两岸滩地测量。

  “二组负责的河段,属于游荡型河段,情况比较复杂,河面宽窄不一,水位深浅变化大,冲锋舟很容易出现搁浅现象,这为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孟杰解释道。

  “我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船!”

  “出发!”

  在确认不影响队员工作的情况下,记者决定随同前去测量三坝断面作业点。待冲锋舟平稳后,鲁为民和袁洋两人合力将一个长约1米、宽约0.5米,安装有全球定位系统与测深仪的无人船放入河面,在完成无人船启动预热等程序后,测船迎着起伏翻滚的浪头快速驶向作业点。

  尽管已无数次重复这些“乘风破浪”的高难度动作,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

  “往东”“再往西一点点”……负责操作电脑画航线的袁洋,一边喊着一边紧盯电脑屏幕观察无人船是否沿着断面线运行。可以看出,这位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兵”,俨然已成为水文“尖兵”。鲁为民坐在船头,手拿遥控器,熟练操作着无人船。河面上,无人船划出波纹,行进既稳又快。

  “紫色的是水深线,水深是5米。”袁洋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图向记者介绍着。这是该局自主研发的淤积测验一体化采集系统,其整合了无人船、测深仪等所有测量数据,水深图、断面图、平面图、三视图等一目了然,操作简单,加快了数据检查速度,为获取精准的河道地形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空旷的河面上越发寒冷,冷气钻进救生衣缝隙,冻得身体直打寒颤。见记者紧了紧衣服,鲁为民感慨地说,“现在河道测量,真是比过去轻松多了,人几乎都不受罪。过去全都是用测量杆,一杆一杆往下戳,不仅累,还危险。现在多好,完全实现了无纸化,而且无人船能精确到厘米。” 即使河风将鲁为民头顶的帽子吹到了脑后,但从这朴实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他如今内心的满足。

  从大机船到冲锋舟,再到现在的无人船,鲁为民从事水文工作25年来,测验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作为一名技术骨干,一路传承,带领一批又一批年轻队员成长成才。

  “走,跟上!”谈话间,鲁为民时刻紧盯无人船……

  一个断面的水上作业点测量完成后,接上徒步完成南岸滩地测量的袁延年和赵凯彬,他们4人来不及休息片刻,再次向北岸驶去。

  任凭洪涛滚滚来,更显水文拳拳心。面对这份职责和使命,他们留下的是一个个精准的地形数据,是生成在系统中的一条条等高线,是一张张晒得黑黝黝的笑脸。

  看着河面上他们远去的背影,迎风招展的红旗显得格外亮眼……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4月26日

杨希梅 徐雷 常正科 袁洋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河南巩义黄河河务局防溺亡工作早部署
打造夜空中最亮的星
春暖花开万物新 清风正气沁人心
黄河岸边生态美
黄委花园口水文站严阵以待备汛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