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奋楫笃行力争先 忠诚履职为河安
黄委水文局
 
分享到:
2020-09-24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一年来,黄委水文局强化水文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政治担当,主动补短板、强支撑,一路开拓进取、奋楫争先,谱写了新时代黄河水文工作的新篇章。

  深化学习 层层推进抓落实

  2019年9月21日上午,黄委水文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迅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局各级党组织把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10月21日上午,黄委水文局党组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0月30日上午,黄委水文局再次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第三次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再学习、再研讨、再部署。

  12月16日下午,黄委水文局党组围绕普遍学习清单中的专题,又一次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

  短短一年时间,黄委水文局一次次刀刃向内的自我检视,一次次紧贴实际的工作部署,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黄河水文发展各个层面,形成具体的发展思路、实施方案和规划制度。黄河水文各项工作在多次反复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勘破迷障,赓续前行。

  通过研学,黄委水文局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新任务、新挑战,总结了黄河水文具有的显著优势:水文业务覆盖范围广,系列水文资料积累丰富;具有流域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情报预报系统;有分布全流域的水环境监测中心和一支忠诚可靠、能打胜仗的干部人才队伍。同时,黄委水文局党组站位全局,认真检视问题,查找了水文支撑“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上的短板弱项,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知行合一,学懂弄通做实。

  黄委水文局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对黄河水文的更高要求,制订了《水文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方案》,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水文发展思路:到2025年,初步建立与流域生态保护、水沙调控、水资源管理等相适应的水文、水质、水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到2035年,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水文、水质、水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同时,围绕黄河流域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黄委“四个确保”目标任务,提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水文站网体系,技术先进、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体系,自动智能、 手段多样的水文信息处理服务体系和管理科学、精兵高效的水文运维体系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

  黄委水文局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工作全过程,积极融入国家、部委战略规划,紧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全面落实黄委党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年度重点工作部署。一年内,选派技术骨干全程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思路和“四个确保”重大问题规划大纲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预报支撑能力建设专题编制,积极将水文规划成果纳入规划纲要;高质量完成黄河水文现代化规划方案初稿编制,将站网补充、能力建设、信息服务等纳入规划;完成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对水文测验设施影响及恢复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以及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河段“十三五”治理等工程水文设施梳理和汇总报审工作;全力做好将古贤水库出库站、淤积测验体系等水文配套内容纳入枢纽建设相关前期准备。同时,黄委水文局加快推进大江大河一期、二期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规范项目验收,以提升黄河水文支撑保障能力,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的重要讲话精神,犹如高塔明灯,指引黄河水文不断开拓进取、拼搏奋进。

  强化测报 履职尽责为保障

  思想为基,规划为石。黄河水文在筑牢基石的大道上,一步一个脚印,目标坚定不动摇,以黄河水文的行业优势,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监测预报,实现有力支撑——

  2019~2020年度凌汛期,针对封河流量大、封冻冰层厚、开河期气温偏高等特点,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主动预警、有效防范,黄委水文局准确预报了黄河宁蒙河段首凌日期、首封日期和开河日期,预报与实况完全吻合,巴彦高勒以下河段开河预报预见期延长至20天以上,为黄河防凌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6月24日至7月10日,黄委开展了2020年黄河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演练期间,黄委水文局滚动分析水雨情,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高效完成河道地形测绘、水下地形测量及无资料断面流量监测任务。全程跟踪监测黄河三角洲湿地、大汶流湿地和刁口河流路湿地补水水文与水质情况,主动开展大流量入海清浑水界面变化监测,为黄河三角洲湿地及河口附近海域生态修复提供了优质服务。

  2020年入汛以来,黄河上游、中游相继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截至目前,黄河干流已发生6次编号洪水。面对严峻汛情形势,黄委水文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水文监测预报工作。密切关注流域水雨情发展变化,加强会商研判,滚动分析防汛水情形势,及时发布相关预报、通报和预警。跟踪洪水演进过程,做好洪水分析研究,全力开展好各项水文测报工作。局属相关单位负责人靠前指挥,各级防汛预备队驰援测站,设备物资准备到位,合理布置测验测次。最终,黄委水文局准确监测预报了各场次洪水形成和演进过程,为黄委防汛决策、水库科学调度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测报能力提升,“智慧水文”初实现——

  花园口水文站河道旁,敦实的水沙测验平台上搭载的气象六要素在线监测系统、雷达水位计等仪器,正在线监测、传输实时气象、水位等数据;吴堡水文断面,历经本土化升级改造的铅鱼缆道测流系统正在开展日常测验工作;小浪底水库下游,小浪底水文站职工正驾驶冲锋舟拉着ADCP在河面穿梭,流量、水位数据跃然而现;利用榆林测控中心配备的中游水文信息综合平台和水文系统公共数据平台等软件,既能远程查看又可操控各水文站测验工作……

  这些测验方式的变革,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这只是黄河水文测报能力提升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委水文局推进测报能力提升常态化,着力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水文自动化监测水平大幅提高。水位、雨量、蒸发、气象观测基本实现自动采集、传输。流量、泥沙在线监测取得新突破,RG-30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在27个水文站开展比测,其中5个站已投产。H-ADCP流量在线监测仪器在4个水文站安装使用。自主研发的相控阵雷达测流系统投入比测实验。激光粒度分析仪实现国产化。同位素在线测沙仪在民和水文站、潼关水文站比测效果良好。无验潮模式测验技术在黄河口附近海区测验中正式应用。ADCP在42个水文站投产应用,基本实现干流站全覆盖;现代化测报管理模式初步构建,“黄河水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功能扩展到各测区重要站点。通过测站特性分析和测验方法优化,推动测验方式改革,已在全河88个水文站批复实施。建成民和全要素自动监测站和宁夏、榆林勘测局自动测控中心,“宁蒙测区驻巡结合管理模式方案”开始试行,“驻巡结合,以巡为主”测验新模式指日可待,“智慧水文”成效初显。

  水文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黄河水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为流域防汛抗旱决策、水资源管理、水生态调度等工作提供可靠技术支持和优质服务。

  水情部门从以前单一途径报汛转变为通过手机APP、微信群、网站、短信等多种途径向有关防汛部门和地方政府及时发布各类实时和预报信息,报汛站网从2015年的506处增加到2020年的近3000处;主动融入地方水利事业,与多家社会单位签订涉水工程建设、水库运行管理及地形测绘、水资源评价、勘察设计等协议,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黄河水文品牌形象;开展了兰州河段百年一遇洪水淹没区动态模拟工作,为兰州市水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服务。扎实开展内蒙古河段防凌监测、巡测和预报,在防凌服务方面得到地方政府充分认可。承担了中游测区20多家厂矿企业排污口监测任务,为济南市提供中小河流水情服务。高质量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流量计率定工作,为调水工程全线水量平衡计算提供了基础依据。

  针对黄河流域产汇流特点,黄委水文局开展了汛期雨水沙情、典型支流暴雨洪水分析,编制完成2019年度黄河流域水沙情势跟踪研究报告,合理预测未来黄河水沙变化情势,为黄河治理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不断强化科研技术攻关,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个专题,“水保工程群影响下的流域产汇流机理与过程模拟”等科研项目按计划有序开展;完成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调整思路研究并上报成果;《黄河泥沙公报》(2019)和《黄河水资源公报》(2019)均通过黄委审查。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为流域生态保护保驾护航——

  完善主要引退水口水资源监测站点,扩大水资源监测范围。自2019年1月1日起,每月向水利部水文司上报国家重要省界站及重要控制站监测数据,积累长期连续水文观测数据。加强流域中长期气象分析,预报花园口水文站2019~2020年度天然径流总量560亿立方米,实况为592亿立方米,及时准确的径流预报,为黄河水量科学调度和供水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

  完成52个干流断面、75个支流断面水质监测和地下水水源井水质检测任务。组织完成黄河流域(片)水质监测资料汇编、地表水重点站水质监测成果资料汇总。编制完成《黄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监测试点方案》《乌梁素海、 岱海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方案》。积极开展黄河三角洲湿地及附近海区生态补水效果评估和重点河段、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牵头承担的“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获黄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推动河海联动修复海洋生态奠定良好基础。为山东省河长办提供水质监测服务。

  目前,黄河水文服务意识日益增强,服务对象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将以优质的水文服务、可靠的水文技术,为黄河治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文化传承 全力建设“幸福河”

  “大家好,欢迎来到泺口水文站,位于济南市泺口黄河北大堤的泺口水文站设立于1919年3月,是黄河干流上建设最早的水文站……”泺口水文站大厅内,讲解员正在向参观人员介绍山东黄河水文以及泺口水文站的基本情况。

  过去一年,黄委水文局充分发挥花园口水文展厅、龙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水文文化研学实践基地宣教作用,研究制订了《“黄河水文公众开放日”整体工作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交通便利、工作环境较好、位于城市周边的兰州水文站、花园口水文站、泺口水文站作为首批向社会开放展示黄河水文文化的试点窗口,向社会公众展示黄河水文工作场景,科普黄河水文知识,讲述黄河水文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水文文化。“黄河水文公众开放日”以介绍黄河水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切入点,把水文站精心打造成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治黄巨大成就、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支持黄河水文工作、关爱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行动自觉。

  近日,花园口水文站、泺口水文站、兰州水文站正积极筹备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水文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将有效提升黄河水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使黄河水文文化成为涵养水文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黄委水文局大力发展黄河文化,制订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水文文化工作方案,切实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与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结合起来,与落实治黄思路结合起来,突出水文特色、发挥行业优势、坚持守正创新,真正提高职工的思想境界,使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和水文文化建设,完成局机关河南省、全国水利“双文明”单位创建任务,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完成《黄河水文志》审查稿编撰工作,该书客观反映了黄河水文从1988年到2019年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可查、可用的记录和见证;制作“黄河水文”宣传片,丰富文化载体,讲好水文故事,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平台,形成全媒体文化宣传格局。

  润物无声春有功,一片丹心绘锦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黄委水文局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成果精彩纷呈,正奋力书写新时代黄河水文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24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牢记嘱托再出发 治黄迈向新征程
大河之治:安澜入梦幸福来
稳稳的幸福
最后一公里的幸福
“幸福”的见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