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在希望的田野上
——黄委与中牟小王庄村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分享到:
2018-11-14

吴国富蒋梅菊夫妇在自家的草莓种植大棚

  □记者 郭旭帆

  2015年8月,黄委与河南省中牟县小王庄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正式结缘。

  3年来,两位黄河驻村“第一书记”带着黄委党组的期盼和嘱托,带着全体黄河人的爱心和深情,带领驻村工作队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全力帮助小王庄村脱贫“摘帽”。

  在这片蕴藏生机的田野上,团结拼搏的黄河人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蹚出了一条适合小王庄村发展的产业扶贫之路,谱写着一曲凝心聚力、脱贫攻坚的希望之歌。

  脱贫的理想扎根在这片田野上

  2015年8月,黄委勘测规划设计公司地质勘探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旸被黄委选派到小王庄任“第一书记”。

  为了找准贫困症结,精准“下药”,甫一上任,张旸就开始了工作调研。

  小王庄村位于中牟县城东南20千米。全村有两个村民小组,149户,707口人,耕地1200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村耕地中,一半以上都是沙荒地,历史上主要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西瓜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村内产业结构单一,群众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于是,张旸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果蔬种植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

  经过多方调研,张旸发现小王庄所在的马河流域有种植莲藕的历史。清朝时,这里的莲藕还是皇家贡品,所产莲藕品质细嫩、口味香甜、生脆无渣,质量特别好。村里许多家庭的贫困原因是主要劳力病、残,家里缺乏劳动力,而旱地莲藕种植不挑地方、省人力、易管理,投入也不大,作为扶贫项目,正好合适在小王庄村的实际情况。

  旱地莲藕打响了产业扶贫的“第一炮”,张旸又带领工作队开发了另一个产业扶贫项目——大棚草莓种植。

  小王庄的大棚种植产业,起步于2014年,刚开始单纯种植西红柿等作物,但收益不好,虽然后来有部分村民改种草莓,不过大多数村民看不到希望,村民积极性不高。

  于是,张旸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刁家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硬件软件齐着手,积极拓展草莓种植。2017年投入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30多万元,建了15个标准大棚,每个大棚1.8亩。同时,他力推有机肥种植,利用蜜蜂给草莓授粉,这样长出来的草莓果型好、果子甜,又绿色无污染。由于规模的扩大,小王庄村草莓种植渐有名气,渐渐形成了果品收购和农资购销市场。

  2年之后,产业扶贫效果逐渐凸显之时,张旸作为“第一书记”也任期将满。河南河务局黄河机械厂副厂长兰永杰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

  与张旸一样,兰永杰上任伊始,就组织村两委对小王庄村的脱贫现状进行了调研,最终得出结论——产业扶贫是必须坚持的道路,要使小王庄真正脱贫摘帽,必须将产业做大做强。

  如何将产业做大?对外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对内激发群众内生性发展动力才是关键。兰永杰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努力,争取上级投资,兴建标准化种植大棚。与此同时,兰永杰带领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进院里屋里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调动村民大棚种植的积极性。共同努力下,小王庄村村民大棚建设意愿高涨。

  扶贫产业如何做强?合理产业结构布局,拉宽产业链条正是窍门。经过兰永杰的积极协调,小王庄村开始实施围绕大棚种植与采摘的农业综合体项目,一是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引导村民继续扩大草莓等种植规模,开展规范化种植,提升种植质量。二是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开展农产品销售,搭建电子商城、可视化农场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展果蔬冷链配送业务,提高农产品销售。三是充分利用小王庄村废弃的河道开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带动大棚种植产业。

  蓝图已经绘就,脱贫攻坚的星星之火开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渐呈燎原之势。

  生活在共同的努力中变样

  一年来,商业化思维开展扶贫产业发展模式,给小王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兰永杰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小王庄村建档立卡脱贫户蒋聚发曾自发地在村里给乡亲们放场电影。原来是他许了个愿,若他三个草莓种植大棚收入能达10万元,就给村里老少爷们儿放场电影,结果,他收入达12万元。

  “但今年,种植农户收入10万元以上已经不稀奇了,根据推测,今年种植农户收入最高可达16万元。”兰永杰说。

  2018年,两个村委作为大股东的混合经济组织——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公司协调地方政府,在小王庄村新建产业大棚12个,引导村民自筹资金新建大棚55个。截至10月20日,全村拥有产业大棚155个,并且已经全部发挥效用。同时,工作队申报了草莓绿色食品认证,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品种的无公害认证,申请安装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为农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可喜的是,乡村旅游项目——马河治理开发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牟县旅游部门已将小王庄村列为全县2个试点村之一,并已委托郑州市相关部门完成整体规划设计。

  这一切,都在渐渐充实着村民的“钱袋子”。据2018年10月20日新核算数据,67户享受政策建档立卡户的人均年纯收入由2017年度的4500元提升至7000余元,11户稳定脱贫户人均年纯收入由2017年度的4800元提升至74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17年度的9万元提升至2018年度的14.8万元。

  产业扶贫推动之下,小王庄村的村容村貌、乡村治理水平也获得显著提升。

  近一年来,兰永杰及工作队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为村里新建了村文化广场、村委办公大楼,硬化了村内道路3150米,安装了新太阳能路灯103个,对全村149户开展了污水处理建设,新铺设污水管网3500米,新改雨水管网3150米,改建村生产桥1座,新改三星级旅游厕所1座,方便了群众生产和生活。

  作为“第一书记”,兰永杰带领工作队配合乡党委开展了村两委换届工作,积极开展谈心和善后工作,将原两委班子和新党支部紧紧团结在工作队周围,保持了整体局面大体稳定。土地调整是农村主要生产资源的再分配,历来是矛盾的总爆发点。工作队还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完成了五年一度的土地调整,使小王庄村成为刁家乡境内唯一个完成土地调整的行政村。

  物质生活渐渐丰盈,小王庄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在新建的文化广场,工作队为村民播放电影,并为村民盘鼓队更换了20套全新的锣鼓,购置新的表演服装,并组织参加乡组织的表演比赛。4月初,在村古庙会期间,工作队协调各方资源,请中牟县戏剧团为村民唱了3天戏,村民过足了戏瘾。10月,工作队邀请河南广播电视台《梨园春》明星擂主到村里演出,吸引小王庄村及附近村民近2000人观看。

  在积极推动产业扶贫的同时,兰永杰及工作队还为小王庄村村民办了不少实事。

  兰永杰及驻村工作队在黄委人劳局、直属机关党委、河南河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为村民销售爱心莲6.7万斤,解决了卖藕难问题;将小王庄路灯全部更换;帮村草莓种植户定制草莓箱近2万个,为村节约成本1万多元;联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木所专家为村种植户讲解草莓种植技术,帮草莓种植户购置草莓苗;联系郑州和新乡的商场超市,帮村民卖农产品;联系郑州人保财险,以个人仅承担保费的10%的价格为大棚种植户办理保险,增强了大棚种植抗风险能力;联系黄河中心医院、县、乡卫生机构为村民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对于需要治疗户积极协调入院治疗;帮村民办理树木采伐证,使村民的森木收入大幅提高……

  共同努力之下,兰永杰及驻村工作队的群众信任度迅速提升,同时也获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小王庄村的产业发展模式被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中牟县委书记潘开名等领导同志高度肯定,经验被郑州市扶贫开发部门推广。兰永杰也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联合表彰。

  为她富裕 为她兴旺

  经过张旸和兰永杰两位“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接续努力,当前小王庄村大面积贫困已经不存在,只剩下2户5人尚未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兰永杰认为,面对当前情况,关键要在“精”和“准”上下功夫。2019年,他们的驻村工作思路很明确:在现在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党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积极推动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小王庄村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工作想要真正取得实效,就要真正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对小王庄村来说,重点就是做好两委班子党性教育,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继而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和考核机制。要为脱贫攻坚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就要切实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卫生评比、道德评比、红白事等理事会组织,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全村人的脱贫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方面,兰永杰及工作队有着更为明晰的规划,重点工作是“建好一个平台、搭好一个框架”。

  “建好一个平台,就是推动小王庄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公司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并以这两个经济体为龙头,带动小王庄村产业经济与市场慢慢接轨。搭好一个框架,就是以当前草莓种植为主体,谋划好产业升级与转型,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产业格局。”兰永杰说。

  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强现有农产品种植业。通过农业科技公司和种植合作社引导村民提升农产品种植品质;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及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实施,建立小王庄高品质种植形象。第二是要做好新品种的谋划。引导村民尝试种植火龙果、小吊西瓜等,待取得成效后推广。第三是努力提升种植科技含量。依托农业科技公司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可视化云联农场项目,筹建露地家庭网上农场,种植盆栽蔬菜和花卉,开发电子商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第四是努力推动马河治理开发和乡村旅游,全面推动小王庄产业升级。

  “我们驻村工作队一定不会辜负委党组的重托,贯彻落实岳中明主任11月1日来村指导要求,保持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好状态,与各援派单位合力攻坚,与中牟县、刁家乡三方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努力提升小王庄村村容村貌,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好势头,将小王庄村打造成中牟县、郑州市乃至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标杆。”谈起未来,兰永杰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14日

郭旭帆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河人的爱情
水利部公布2018-2019年度黄河水量调度责任人名单
黑河干流2017~2018年度下泄效果达统一调度以来最好
双脚踏上幸福路
黄委及流域省(区)水文部门积极研讨水情预报补短板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