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流淌
——河南赵口引黄灌区保障群众用水见闻
 
分享到:
2018-10-29

俯瞰赵口引黄闸

河南尉氏县张市镇引黄渠道 李乐乐 摄

黄河水润乡村 李乐乐 摄

农技人员在小麦试验区测产 李乐乐 摄

渠中奔流的黄河水

西干渠渠首闸 李乐乐 摄

赵口灌区进行水灌溉试验

赵口灌区渠道施工

赵口灌区万顷良田

  □记者 蒲飞

  10月的中原大地,处处弥散着丰收的气息,空气中充盈着甜美的滋味。

  “总书记到的就是俺家这片地。”回忆起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自家地头看庄稼长势、了解农业生产时的场景,沈永平、史晓梅夫妇依旧很激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在沈永平的记忆中,2014年5月9日这一天,微风和煦,杨柳拂面,小麦绿浪翻滚,长势喜人。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走进沈永平家的地头,看麦穗灌浆,问农田建设,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这些年,我们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持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对一大批配套涵闸进行了维修重建,改善灌溉面积40.7万亩,年灌溉效益达4200万元。渠道衬砌以后,水到地头的时间由过去的8天缩短为2天,极大地促进了农田灌溉的节水和增效。”尉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靳国营说。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50万亩左右,2017年实现粮食总产量81万吨。

  2012年,按照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尉氏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资金、集中连片、整体开发的原则,科学规划75万亩高标准良田,统筹推进水、井、电、路、林、渠等田间设施建设,配套建设机井8200多眼,建成了沟渠相通、道路相连、农机齐全、灌排设施完善的高标准良田55万亩,粮食亩产均达到1000千克以上。

  “现在浇水太方便了,都是刷卡取水,而且黄河水也引到了各家地头,如果井水不足,还可以用黄河水,实现了井水河水双配套。”沈永平站在自家已经收割完毕的玉米地里,给记者演示如何刷卡用水,不远处的渠道里蓄着黄河水。

  记者看到沈永平拿着一张标示有“国家电网农田机井通电”的购电卡,只要在自家地头的智能电表上一刷,旁边的机井出水口就立刻涌出水来,哗哗地流进农田。

  “过去浇地全家上阵,在地里来回奔跑,用手扶拖拉机作动力抽水,浇一遍地得三四天。只要墒情过得去,有时候麦苗塌叶了都不愿浇水。”回忆起曾经的浇地经历,沈永平连连摆手表示“太费事儿了”。

  “现在简单多了,全村每40亩地就有一眼机井,出水口在各家地头,我一个女的,只要拿卡在电表上一刷就能浇地了,俺家16亩地大半天就能浇上一遍,水浇足了,产量自然也高了。”史晓梅说。

  “不光省事儿省心,还省钱,过去浇上一亩地得二三十块钱,现在不到十块钱。而且过去浇水全家人都得守在地里,啥也干不成,现在我老婆就能把全家的地浇了,我还能出去干个木匠活儿,这可都是钱啊。过去这都是中低产田,一亩地小麦能产个七八百斤,玉米能产个六七百斤,现在我们家这些地经过改造,成了高标准良田,小麦亩产一般都在1100斤左右,玉米亩产能到1300斤。以后聪明的农民都会选择种地,现在种地从下种到变成钱,太简单了!”沈永平给记者算起了浇水经济账,言语中充满着朴实的满足与幸福。

  目前,整个尉氏县有像沈家村这样的农田50多万亩,基本上实行了井渠双配套,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作为示范典型,张市镇近些年累计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7.5万亩,资金1亿多元,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全覆盖。据了解,2018年,张市镇6.25万亩夏粮小麦总产量达到3.9万吨,平均亩产超过1200斤。

  既保粮袋子,又要钱袋子。

  有了水的基础支撑,张市镇还大力推进全镇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引导农民做土地种植的“加减法”,充分发挥土地投入产出的效益。

  “俺家的地现在一年都是四熟,小麦快收的时候套种西瓜,西瓜拔秧的时候套种辣椒,最后种玉米。这都是县里的农业技术员深入到地头,手把手教我们的。”沈家村村民石长锁说。

  “我们这里是根据气候特征,科学种植,重点推广一年三熟、四熟的间作套种模式,重点推广反季节种植。”尉氏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宋志平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尉氏县还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的作用,采取耕地统一深耕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当地农民亩均效益由之前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4000多元。

  在距离沈家村不远的郭家村记者看到,这里依托灌区提供的便利水资源,正在以郭家村为中心大力发展万亩大桃生态观光农业,全力打造春季赏花、夏季摘果的生态旅游产业。

  宋志平告诉记者:“目前,郭家村种植大桃5400亩,引进天久宝、松申、蜂王蜜等30多个优质品种,已经形成了早、中、晚熟大桃的新格局,带动周边村庄优化产业面积5000多亩。”

  目前张市镇已经成为豫东地区最大的商品桃生产基地,郭家村仅大桃年收入就超过2500万元。

  有车必有辙,有水必有源。

  像尉氏县张市镇这样的乡镇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得益于引黄灌区的修建。尉氏县正处在河南黄河南岸平原的赵口灌区,县内灌区受益耕地面积达50万亩,有引黄干渠6条,年引用黄河水量8000万立方米。

  赵口灌区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引黄灌区,始建于1970年,设计灌溉面积超过587万亩,受益范围涉及郑州、开封、许昌、周口、商丘5市14个县(区),目前有干渠56条,支渠144条。

  “作为国家1000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重点地区之一,赵口灌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赵口分局副局长李朝阳说,“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在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中的任务是粮食增产100亿斤,而赵口灌区就占了9.77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计划的1/100。”

  自1972年赵口灌区开灌以来,累计引水8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6000多万亩,补源2000多万亩。

  “灌区经过多年建设,不仅为灌区农田提供了黄河水,还有效补充了地下水,涵养了地下水源,提高了田间作物用水生产效率,使灌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李朝阳说。

  据观测,多年来赵口灌区引黄灌溉补源区地下水位保持在45米左右,灌溉补源区地下水水位少下降30米左右。灌区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同样可观。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灌区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原有的渠道和引水建筑物经过40多年的运行,渠道下渗跑冒滴漏严重、提灌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如何提升灌区配套设施灌排水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成了赵口灌区在发展与改革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难字当头,却容不得半点退缩。

  “灌区虽然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但工程最初是以引黄放淤、改良土壤为主,80年代开始兼顾一点灌溉和补源,90年代才初步形成灌区现有的总体轮廓,一直到1997年,还只有少部分渠道配套到田间地头,西干渠规划灌溉面积只有108.5万亩。”李朝阳介绍道。

  2001年9月,水利部批复了《关于河南省赵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项目设计续建灌溉面积366.5万亩。但由于配套资金迟迟没有到位,一直到2007年6月,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才正式开工建设。

  截至2017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灌区总干渠及鄢陵县、太康县境内的输水线路进行了渠道整治、衬砌。目前,总干渠的输水能力由原来的38立方米每秒提高到98立方米每秒,为远距离送水提供了保障,改善灌区灌溉面积67.6万亩。

  据了解,为进一步缓解灌区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区域内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赵口灌区正在着手进行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国务院172项重大水利工程。

  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灌区现有工程基础上,继续对灌区干、支渠进行建设或续建,开通灌区下游引黄输水线路,建设关键的控制性工程,彻底解决灌区引黄输水问题,完善各县境内的骨干工程和配套设施,保障各级排灌工程输水畅通。最终在灌区设计灌溉保障率为59%的标准下,使赵口灌区二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达到220.6万亩的建设目标。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如今的赵口灌区,灌排畅通,耕地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灌溉条件、河道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对促进灌区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赵口分局党支部书记马强说:“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引来的黄河水滋养更多的土地,润泽更多的百姓。作为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赵口灌区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确保灌区用好水、多打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29日
蒲飞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委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
黑河干流2018年关键调度期第三次集中调水圆满结束
黄委部署2018~2019年度黄河水量调度工作
河南台前河务局召开工程管理座谈会迎接黄委“年检”
黄河孟州河务局顺利通过国家级水管单位验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