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长江科学院攻坚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
 
分享到:
2022-06-28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杨莹 通讯员 程德明 雷蕾)长江科学院水环境所“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创新团队”近日成立。团队开展的长江源鱼类栖息地研究科学价值突出,其预期成果将为研究其他裂腹鱼类提供借鉴,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撑。
  我国裂腹鱼类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其中,小头裸裂尻鱼是裂腹鱼类中进化等级最高的种类,也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鲤科鱼类。作为长江源的关键鱼类,小头裸裂尻鱼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恶劣,我国关于裂腹鱼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和进化方面,裂腹鱼类栖息地(“三场一通道”)研究严重缺乏。
  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李伟介绍,以产卵场为例,70余种裂腹鱼中,仅青海湖裸鲤、四川裂腹鱼和短须裂腹鱼在产卵场研究方面有较为详尽的研究,其他裂腹鱼类的产卵场研究较少。裂腹鱼类栖息地研究的不足直接导致后续的栖息地生态因子研究无从开展,也导致当前裂腹鱼类保护工作受阻。
  保护栖息地是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途径,栖息地保护和修复是河流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行业,针对河流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生态调度、过鱼设施建设、栖息地水生态修复、下泄低温水和气体过饱和等研究和应用,其核心内容均涉及鱼类栖息地及其生态水文过程,因此开展鱼类栖息地相关研究,是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长江科学院水环境所积极开展该领域人才及科研团队建设,于2022年2月出台所级创新团队管理办法,“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研究创新团队”为所内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创新团队。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6月28日
杨莹 程德明 雷蕾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投资过半
长江委水资源局调研汉江支流生态流量保障情况
长江委全面完成2021年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现场复核工作
强化安全监管 严防各类事故
长江委组织开展2022年长江防洪调度演练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