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以后这地方就是天堂”
——记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汉江集团水力发电厂职工张双恩
 
分享到:
2021-05-24
 

  【记者手记】干出成绩 干出快乐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张双恩在临近内退的年龄走向精准扶贫一线,在四方山村一扎就是三年。这三年,他干出了成绩、干出了口碑、更干出了快乐。他走访时忘却疲惫的歌唱,他每每回家拉得满满当当的雪铁龙,他如数家珍地向旁人推介四方山村的热情……让我这个采访者也被深深感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能快乐地去做一件事,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出成绩、干出快乐,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张双恩的“乐在其中”让人记忆深刻,亦是他成事的一大精神动力。当前,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已顺利收官,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发展阶段依旧需要一位位像张双恩这样的干部,在新的时代接续奋斗、克难攻坚,干出成绩、干出快乐!

张双恩(左二)与队员查看“荷色沁园”项目

  □记者 贾茜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巍巍大山中,汉江集团驻丹江口市四方山村扶贫工作队长张双恩清了清嗓,唱起了那首钟爱的《天堂》,旷达的歌声让一路跋山涉水充满欢声笑语。队员们说,跟着张双恩下队,虽路远、户多、次数频,可总被他身上那股工作热情和快乐感染,仿佛再远的走访点也一会儿就到了。

  “我这个人苦不怕累不怕,就怕工作没做好。”现年五十四岁的张双恩,心宽体胖、笑声爽朗。尽管明年就到了单位内退的年限,可他却在知天命的年纪,做出了驻村精准扶贫的选择,而且一干就是三年。驻村期间,他和同事们为藕塘“穿新衣”、为荒山“摘穷帽”、为土桥“疗陈疾”,更把私家车跑成“送货车”,一趟趟地往外为乡亲们销售农产品……2019年四方山村顺利脱贫摘帽,2020年更荣膺丹江口市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村内消费扶贫也开展得风生水起,曾经破败的空壳村不仅富了起来,更美了起来。

  再过一两个月,四方山村“荷色沁园”景区便将迎来最佳观光期。20余亩荷塘雅静清幽,木质栈道迂回曲折,休闲廊亭错落有致,拦河坝堤内流水潺潺,成为一张亮眼的农旅新名片。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进出两脚泥”的村集体藕塘。

  “你这一池子藕,夏天非常好看,就是人进不去啊……”“你这藕池子要想办法开发开发,请专业的团队做做规划设计……”2019年,当湖北省国资委与汉江集团的领导来村调研,村委会前一湾藕池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发藕塘、挖掘藕塘附加值成了张双恩的思考点。

  “单纯卖藕有些单一,要走好农旅融合之路,发挥其带动作用才行。”张双恩与队员们商量,寻思着将这湾藕池子建设成为赏荷风景区,并多次向上打报告,不遗余力地争取项目资金。最终,汉江集团决定拨付专款44.2万元用于莲藕基地配套项目建设,以藕塘风光为亮点,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住宿为一体的“荷色沁园”荷花景观基地。来不及沉浸于成功立项的喜悦,紧接着张双恩又开始琢磨着怎么确保设计效果、施工质量。

  “基坑深度多少?宽度如何?水泥浇灌进去,稳定性强不强……”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刮风下雨,张双恩每天一大早准会跟施工人员同时出现在现场,或蹲在地上仔细查看基坑,或对着图纸与施工人员一道商讨优化方案……即便遇上周末休息,也会留在村里,对项目进行现场把关。90年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张双恩,身上有着老牌理工科大学生扎实的技术储备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修景点是让人来玩的,万一安全不过关,出了事可不行。”张双恩说。

  过去的四方山村产业项目散,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精准扶贫伊始,汉江集团驻四方山村扶贫工作队制定了“长抓花椒产业、短求莲藕发展、立足地里求高产”的发展思路,将花椒、莲藕确定为脱贫产业,购买苗种5.5万株,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种植。

  作为汉江集团驻四方山村第二任扶贫工作队长,张双恩在延续既有产业扶贫思路的同时,探索进一步扩大村内花椒种植面积,同时组织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并推动促成消费扶贫品牌“同心桥”的建立。

  “我们工作队不仅每天入户查看管理帮扶产业,调查农副产品产业结构,更会每周统计村内需销售的农副产品种类,根据职工需要进行销售。张队长的雪铁龙小车每次都装得满当当,里面全是村民的农产品。”工作队员费宏霖说,在张双恩的带领下,工作员们乐此不疲地充当着四方山村村民“物流小哥”,在一趟趟“满载而归”中默默为村民们销售价值30万元的农产品。

  提升了产业成色,更要擦亮基础设施建设底色。四方山村有两处便民石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曾多次发生人畜坠桥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双恩第一时间联系汉江集团丹江电厂,协调捐赠钢材用于桥面加宽和护栏改造。押送钢材那天,张双恩带领队员们早早地来到电厂物资仓库,从吊装、装车、固定、运输,他和队员们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直到钢材全部安全落地,才回到村部喝上一杯热水,吃上一口热饭。

  张双恩说,驻村扶贫工作是走亲戚不是走过场,既然是走亲戚,就要尽心尽力为亲戚办实事,不能随随便便。

  2019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让四方山村贫困户徐兴华彻夜难眠。家中贷款养殖的数百头猪,但凡有一头染病,猪圈内所有牲猪就必须全部屠宰,这一后果对徐兴华家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早些年,正是在张双恩的帮助下,徐兴华成了村内生态养猪的探路人,率先引进食叶草喂养牲猪,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改善土壤、保护生态,还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让猪肉更鲜美、健康,售价更高。遭遇如此天灾,张双恩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一头都不能死。”来到徐兴华的家,张双恩一边想办法一边稳住徐兴华的心。“防治猪瘟期间,任何人都不能进入你的猪圈。猪圈旁的公路,立即挖下一处水坑,放入专家配比的防疫药水,来往人群的鞋底、轮胎底部都会沾上药水进行杀毒……”一系列防疫点子为徐兴华的猪圈送来了“及时雨”。最终,百头猪没有一头染病,徐兴华家养猪收益翻了数倍。

  张双恩说,这些年驻村扶贫,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的鼎力支持与帮助,温暖的大后方是他快乐感的一大源泉。眼下,他正筹谋着将“荷色沁园”景区与村内相关农家乐及采摘农业联动,打造乡村旅游集群效应。他说,只有大家都富了,才能心安理得地拿自己的一份工资。说着说着,他不自觉地为记者打开手机内拍摄的四方山村风景美照,就像欣赏自己的小孩一般,欣慰地说,“大家都知道我爱唱《天堂》,在我心里,以后这里就是天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5月24日

贾茜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长江委:推进构建数字孪生长江
长江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进入实用阶段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告(2020年)》
构建流域涉水事务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科学调度的长江智慧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