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海南持续强化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
 
分享到:
2018-04-25

4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这是4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大厅,通过巨幅屏幕察看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情况以及在“多规合一”等领域的应用展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本报记者 陶丽琴 邹小和

  4月13日,是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的喜庆日子。令全省水务职工深受鼓舞的是,这一天,海南省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检阅。

  这天上午,习总书记来到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大厅,在通过巨幅屏幕察看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情况以及在“多规合一”等领域的应用展示后,他在防灾减灾信息展示的电脑屏幕前驻足察看。

  说起当时的情形,海南省水务厅厅长王强很是激动,他在操作台向总书记演示了系统界面的板块内容和应用情况,介绍了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海南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当总书记得知近两年海南在抗击台风中人员“零死亡”后,对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习总书记对防洪防台风工作的深切关注和对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给予的充分肯定,令海南水务干部职工无比振奋,备受鼓舞。连日来,海南水务厅全体干部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定位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

  “我们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继续完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功能,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美好新海南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王强坚定地表示。

  以“5个100%安全”为目标,提升社会整体安全度

  地处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多发。据统计,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台风)平均每年有7~8个,其中登陆海南岛的有1~2个次。台风破坏性很大,洪水、风暴潮往往随台风而至,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何让群众在台风灾害中从容避险,成为海南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水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南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点突出5个100%安全的工作目标,即渔船100%回港,渔民100%上岸,水库100%安全,低洼及危险地区人员100%撤离,游客100%安全。”王强介绍说。

  据了解,该平台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分为面向政府部门的指挥决策和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两个板块。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成了防灾减灾大数据中心,基本实现了水务、气象、海洋等3个三防核心成员单位的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整合共享。

  “一期初步建成面向会商决策、指挥调度及三防值班管理的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并实现视频会商系统延伸至全省各乡镇。同时还可向社会公众推送风情、雨情、水情及应急预警信息。”海南省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主任陈小康告诉记者。一期建设在2015年年底启用,并在2016年汛期发挥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

  实际上,全国水利系统早已在防汛抗旱、水文监测等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海南有何不同?“过去信息化建得不少,但基本上是碎片化的,不在一个平台上,不对称、不直接。现在的信息平台整合了原有的内容,不少还进行了更新,将它们放在一个平台上,更全面,更及时,更直接,更方便。”海南省三防办督察专员陈武介绍说。

  而二期建设则在一期基础上,继续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即防灾减灾大数据中心、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平台这一总体架构,以“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为目标,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支撑多部门异地会商、业务协同、联动指挥,从而实现自应急响应启动、到结束、再到灾后重建整个过程的业务协同支持。

  在二期建设前期,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明确要求,要以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二期)工程为试点,强化政府间的信息共享,将其建成各委办局之间信息共享的样板。按照这一要求,形成了一个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工信厅牵头、省水务厅承建、36个政府直属部门参与的建设机制,最终将36个部门的信息汇聚到一个平台上,为实现“5个100%”的工作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2017年运用的情况看,多个部门的专家认为:通过二期建设,这一平台整合36个厅局的实时预警预报及涉灾信息,打破过去厅局数据间“蜂窝煤”式的壁垒,数据共享更加广泛。这在全国防灾减灾平台建设中尚属首例。

  而移动端应用则更加广泛便捷,可随时随地实现移动端在线上线下同步指令下达、灾害预警、险情上报的协同互动。还可以实时推送基于公众当前定位地点的防灾服务信息,如天气、交通、所在区域预警信息、最近的避难场所及转移路线等。显然,这些功能将明显提升防灾效率和应急救援能力。

  以实用便利为前提,提升防灾减灾的效率和效益

  2016年10月18日9时50分,台风“莎莉嘉”在万宁市和乐镇登陆,19 日凌晨0点前后从儋州移入北部湾海面。这次台风强度高达14级,在海南省境内停留了14个小时。而抗击这场强台风,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应用贯穿了台风灾害影响海南省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发挥了巨大防灾减灾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依据信息平台提供的风、雨、水情等数据科学研判,16日19时至18日20时,海南省委书记、时任省长刘赐贵连续49小时在省“三防办”总指挥部指挥,多次召开防御工作会,重点研究部署电力、通信、油品、供水、交通、市政以及物资供应等提前防御应对台风的各项措施,17 日19 时前全部落实到位。

  “涉及民生的行业救援抢修力量和18车抢险物资提前下沉到一线可能受灾区域,66万涉险人员全部转移,重点部门的电力、通信、油料、交通由行管部门实行点对点保障,渔民渔船主动响应及时回港避风。” 海南省三防办副主任吉小燕告诉记者。与过去同等量级的台风相比,此次抗击台风实现了人员“零死亡”、灾害损失最低的效果。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功不可没。

  而在2017年抗击台风“卡努”期间,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已基本完成,全省上下显得更加从容:省委常委等省领导以及各级三防指挥部成员在防御台风“卡努”工作一线,都能够从平台上了解台风实时路径,通过手机客户端可视频连线应急处置现场,行动指令可通过短信和APP同步下达至责任人,并动态跟踪执行进度。

  “过去领导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批示,基本上是在报送材料后作出的。现在领导能够通过信息平台直接了解相关情况,可直接提要求、作批示,更加便捷。”由于信息平台的使用,吉小燕感受到了如今防灾减灾与过去相比的明显不同。

  而广大群众则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随地了解防台风的各类信息,气象生活指数预报数据、实时路况及停航停运、景区游客数量及景区关闭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提升了公众防灾减灾的参与度和自我避险的能力。

  “建设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一定要在应用上下功夫,要实用、有用,大家都爱用。只有大家都用,平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更大的效益。”王强务实的理念最终在信息平台上得到了一一体现。

  事实证明,海南省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以其海量的数据和科学的功能,经受了近两年防灾减灾的检验。国家防办相关专家认为,该平台在整理、合并涉灾数据,构建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建立全省上下联动机制,面向公众服务创新模式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持续不断完善,用科技力量支撑起建设美好新海南的自信

  任意点击河流站点图标,河道断面实时水位、警戒水位、河流基本情况在大屏幕上即刻显现,超警戒水位时以红色闪烁加以声音提醒。

  任意点击水库图标,可查看到水库实时水位、实时库容、可纳水量、可纳雨量以及水库蓄水比例,超正常时以红色闪烁加以声音提醒。

  ……

  被海南省社会各界称之为“千里眼、顺风耳”的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目前已有37条河流52个断面实现自动监测水位,其中9个断面可进行洪水预警。所有水库已实现实时水位监测、可纳水量计算,大中型水库来水预报、需泄洪水量和下游淹没分析。

  不仅是防洪防台风,在抗旱供水方面,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上半年出现干旱,三亚市用水告急。通过信息平台,我们及时了解了三亚市周边水库的蓄水状况,从能够补多少水、到开始补水、再到最终补进多少水都可以实时掌握。”陈武向记者介绍说。如今,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已经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的鞭策和鼓励,将推动海南水务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机遇感,继续推动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功能,使其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同时,要抓好生态建设、水网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等工作,推动海南水务从起飞走向腾飞,为建设美好新海南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王强向记者介绍了近期的工作打算。“实现区域水库联调,并在已建成万泉河流域库群联合调度模块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南渡江和昌化江流域库群联合调度模块,最终全省水库联合调度将一网实现。”

  而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的应用未来将更加广泛。据了解,作为一个工程性缺水的海岛,海南省水务厅已经完成了水网规划。它谋划的不单是一个工程网,而是立足于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的理念,是集工程网、管理网、信息网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突出体现了海南水务一体化的特点。通过水网建设将真正实现全省水务“一盘棋统筹、一张网布局、一平台管理”。

  水网规划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海南省特点,率先提出水生态空间管控要求,量化重要流域区域生态流量,对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及生态补偿等进行深入研究。

  水网的未来发展,有赖于防灾减灾信息平台。而持续完善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也必将担负起生态立省这一重大使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4月25日

陶丽琴 邹小和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意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
宁夏水利厅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
淮河防灾减灾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黄委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国家防总、水利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