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加强河流管理保护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市河长制规定》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分享到:
2023-10-11
 
  □记者 蒋文
  2023年9月18日,《成都市河长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成都市出台的首部河长制政府规章,标志着全市河长制工作从“有章可循”向“有法可依”转变。
  河长制自2017年全面施行以来,在治水兴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河湖管理保护实践中焕发出了强大生机和活力。目前,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率达100%,同比2017年提升31.8%,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逐水而游、依水而兴已成为蓉城新时尚。当前,成都市河长制已进入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新阶段,已有的成功经验亟待固化,新的矛盾问题也需要通过法治化手段切实解决。
  明责:厘清河长制权力职责边界
  自河长制施行以来,工作范畴不断扩大,一些地方出现“大包大揽”、个别职能部门唱“独角戏”等问题,“河长负责、部门共治”的原则在具体执行中还有偏差。
  即将实施的《规定》从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术语含义、遵循原则、政府职责、部门职责、组织构架等方面对成都市河长制管理划界定性。明确保障河长制实施,加强河流管理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工作目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河长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系统治理、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能,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内容。
  强基:确保河湖管护体系全面覆盖
  自河长制施行以来,成都市不断深化河湖管护体系建设,以总河长会议、总河长令系统部署河长制工作,以“五有”“四化”推进镇(街道)级河长制工作标准化建设,以村社河长工作室阵地为中心,构建村(社)级基层河湖管护体系2581个,推进河湖微网实格建设。目前,“智慧智能、共联互通、敏捷高效”的现代化河湖管护体系已初见成效。
  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基层河长制管理工作走深走实,《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制体系;明确属地政府应当建立河流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明确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表彰激励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聚力:搭建全民参与共治广阔平台
  自河长制施行以来,成都市着力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协作参与机制。试点建立“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监管体系,创新“一河一校”工作机制,建设民间河长工作站,辐射周边人群共同参与巡河治水、河湖保护。锦江边白鹭低飞,山涧溪流游客络绎不绝,良好水生态带来的红利已初步呈现,全民共治共享,治出了美丽城市乡村风貌。
  为固化“全民治水”良效,进一步发动社会公众参与河湖管理保护,《规定》明确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作为民间河长参与河长制工作,并对民间河长的参与方式、管理机制、权利义务进行规范,民间河长可获取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信息,对监督河流管理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发现的河流管理保护问题通过成都12345热线平台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进一步强化公众监督和社会评价。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0月11日
蒋文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假期施工忙
川渝深度合作推进跨界河流健康评价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小小河长护河队”上岗
全国水利系统首个“内部控制产学研基地”在都江堰灌区揭牌成立
四川:打好蓄水保供“持久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