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破解四川沱江水质改善的密码
 
分享到:
2020-12-11
 

  □本报记者 蒋文 通讯员 邵明亮

  “今年前10个月,出境水质已经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了。”11月27日,四川省资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吴登良手握一份报告,指着不远处的江水,再三强调一个事实:沱江水质在不断好转。

  发源于九顶山南麓的沱江,流域内有成都、泸州、德阳等大中城市,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有大小支流60余条、各级自然保护区13个。在3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内,沱江用全省3.5%的水资源,承载了全省近1/3的经济总量、超1/4的人口。过去多年,水质整体偏差的沱江一直是四川水污染防治的难点和重点。

  下好“一盘棋”

  提到沱江的治理,吴登良认为,多年来实践取得最重要的经验是流域“一盘棋”。

  沱江流经7市29县(市、区),沿途所经之处,多是四川工业、城镇和人口稠密区。但是,在全面建立河长制之前,怎么治理沱江,各地却是“各唱各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直到2017年,此前至少经历了10余年治理的沱江,水质并没有明显好转。泸州市龙马潭区水务局局长陈刚提到,龙马潭区作为沱江流域的“末梢”,过去从入冬到第二年夏初,境内20.8公里的沱江干流沿线多数时间处于Ⅴ类水质以下。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过往冬季的沱江“鱼都钓不到,都被熏晕了”。

  那么,沱江如何通过河长制实现流域“一盘棋”?

  据四川省河长办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王华介绍,2017年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四川重点加大对沱江流域的治理力度,沱江全流域设立河长12 166名,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责任体系,实现从“九龙治水”到“一拳发力”。

  随后,在河长制体系下,沱江流域的“一河一策”保护治理方案出炉,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整体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将沱江流域所在的7市29县(市、区)划分为15个控制单元。

  “像我们这个县,沱江的所有支流在出境时都设置了省控断面。”资阳市乐至县委副书记李文波介绍,自从有了河长制,基层党委政府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也找到了自己的治水思路。

  做好“加减法”

  构建了机制、明确了责任,如何闯入深水区,啃下沱江治理的“硬骨头”?

  “做好‘加减法’。”四川省河湖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说,构建体系、任命河长,只是“有名”,而要“有实”和“有为”,必须要做好河湖保护治理的“算术题”。

  所谓加法,就是增加沱江枯水期流量,实现生态容量的“扩容”。

  “作为季风区的河流,沱江冬季流量往往只有夏季的1/20,生态容量小,要想办法增加。”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年底开始,四川尝试在枯水期从岷江上游给沱江注水。

  11月11日,四川省水利厅正式建立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协调机制,基本原则为“兴利服从生态、区域服从流域、电调服从水调”。

  “换句话说,枯水期水库、电站都有可能参加到维护沱江生态流量的行动中去。”省水利厅负责人说。

  再看减法,是指在河长制下,推行源头治水。

  “没有污染源,就没有被污染的河水。所以,我们和资阳等兄弟市州,都在五大重点领域发力。”泸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大重点,是指实施工业源达标计划、磷污染排放攻坚行动、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面源管控和提升监测能力。

  “现在,我们境内19公里沱江干流沿线,没有一个不达标的排污口,也没有一个黑臭水体。”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局长何永根介绍,“十四五”期间,资阳主城区还将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

  立好“一把尺”

  冬日暖阳,四川省简阳市平泉街道河道沟渠水清岸绿。

  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平泉街道生活了数十年的居民郭俊梅感受很深。“曾经有段时间,我们的生活污水就直接排进明渠暗沟,污染了沱江。”

  近年来,成都、德阳、内江等地都启动了沱江水污染综合整治,但流域内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水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去年,四川首次以单独流域立法的方式推进水污染治理,施行《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为全面改善和保护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认为,沱江流域的问题既涉及源头控制的问题,需要通过立法优化产业布局,也涉及流域体制机制健全的问题。统筹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流域立法来填补空白,用一把“法律尺”护好沱江。

  最终,经历21次改稿、3次审议的条例于去年9月开始执行。条例规定,禁止在沱江干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或扩建钢铁、石化、建材等项目。同时,条例还对实施总磷污染防治特别措施、实施取水许可、地下水取水作了严格规定。

  曾是全省水污染防治“硬骨头”的沱江流域,在条例制定和出台实施后,水质持续向好。

  据王华介绍,2016年以前的沱江流域只有一个断面达标,到2019年有15个断面达标。今年前三季度,沱江流域16个国考断面“优Ⅲ好水”比例87.5%,较“十三五”初增加75%,劣Ⅴ类水全面消除。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2月11日

蒋文 邵明亮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四川成都举办2020年首届河(湖)主题中小学生征文绘画创评活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客从远方来 相会江心岛
四川大桥水库:一项工程改变一个地区命运
四川华蓥:明月沱水清,渠江美如画
四川南充市在嘉陵江江心岛为候鸟打造温馨“旅馆”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