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四川巴中红鱼洞水库:攻坚“610” 决胜坝顶
 
分享到:
2020-10-15

红鱼洞水库建设现场

  题 记:渠江源头的深山峡谷里,钢铁般的“营盘”见证了怎样的奇迹?通宵达旦、埋头苦干,如火如荼的红鱼洞水库项目工地,1000余名建设者吃大苦、打硬仗、建奇功……

  站在四川巴中红鱼洞水库坝顶导流隧洞出口,滔滔洪水挟雷霆万钧之势,掀起腾空的巨浪,在阵阵轰鸣中朝着来水的方向仰望,只见巍巍大坝横锁在两山之间,干净的块石护坡一直延伸到与天相接的地方,规则与不规则浑然一体的构筑艺术,令人无比震撼、惊叹和折服。

  一路艰辛一路歌。2009年1月红鱼洞水库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12月项目初设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审批;2015年6月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16年10月红鱼洞水库成功截流;2018年3月大坝开始填筑;2019年4月25日上午10时整,红鱼洞水库大坝填筑达到610米高程,具备抵御百年一遇超标准洪水的能力,标志着工程至此开始承担防洪重任;2019年12月31日下午3时整,红鱼洞水库大坝封顶,标志着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节点目标……

  回顾项目建设过程,从形势严峻、施工强度、任务艰巨程度等各方面对比,大坝填筑到610米高程、封顶两项重大节点目标承载了太多的关注和期待,无疑是红鱼洞水库建设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坝底到坝顶104.8米的高度,见证着参建将士日日夜夜的付出;透过堆石的缝隙、钢筋混凝土的厚度,仿佛窥见这里曾经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奋战场景。为了把难事办成、把好事办好,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夙兴夜寐、筑梦兴水。这一切汇聚在一起,凝炼了“甘于吃苦、破难攻坚、不胜不休”的红鱼洞精神。

  追梦之魂: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凝聚强大的建设合力

  按照巴中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2019年汛前(4月30日)红鱼洞水库大坝必须填筑达到610米高程。根据工程设计,大坝只有达到610米高程以上,才能抵御百年一遇超标准洪水,从而保证汛期水库下游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红鱼洞水库大坝是全国前五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百米高坝之一,受复杂气候影响以及深山峡谷的地理条件限制,施工工艺要求极高,施工难度超乎想象。大坝坝体填筑量共计380万方,大坝达到610米高程,需填筑堆石162万方。从2018年7月份算起,要在300天内实现这一目标,每天至少填筑堆石6000方以上,但当时填筑进度每天只有1800方,照此推算实现目标至少需两年半,形势十分紧迫,当时被认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300天后,“红鱼洞人”给出了响当当的答案: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可以完成!

  “奋战300天,确保‘610’攻坚必胜!”2018年7月18日,1000余名参建将士面对党旗,立下了豪迈坚定的“军令状”,“五比一创”誓师动员大会吹响了“610”攻坚集结号。

  距离大坝施工现场1公里处的一排排板房,是红鱼洞水库参建各方的临时办公地点,虽然简陋,但大家都亲切称它“营地”。走进“营地”的那一刻,一种紧迫感扑面而来。一张张计划表、任务图,就像一道道命令,令人时刻紧绷神经。

  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工地广播每天准点开通,早上6点响起冲锋号,中午12点通报头一天工程进展和问题,下午6点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形成了红鱼洞水库特有的“生物钟”,像军营一样统一、紧张、严肃。施工单位建设投入增加了2/3,实行昼夜轮班作业,加班加点抢抓进度;项目业主尽锐出战,通过聘请专家,强化了技术保障;设代、监理等单位共计增派了10余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是逼出来的、是抢出来的、是拼出来的,每项方案的敲定、每个问题的解决、每项工作推动都是一场鏖战。”回忆起砥砺艰辛的历程,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王中良神情间既有感慨,更显刚毅。他说:“这是市、县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相关部门跟踪督导,辖区乡镇、移民群众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参建单位攻坚克难、昼夜奋战的结果。”短短三句话,诠释了红鱼洞水库推进的力量源泉。

  南江县人民政府作为征地移民搬迁责任主体,落实配套资金,优化交通组织,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主体,职责就是凝聚和组织参建单位,上紧“发条”,满负荷高效运转。“奋战300天,实现‘610’”逐渐由口号潜移默化为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希望,根植于每个参建将士灵魂深处,凝聚了心系工程、情系工程、一切为了工程的强大建设合力。

  逐梦之旅:历经千难万险,只为达到目标高度

  红鱼洞水库大坝主料场——滴水崖料场平均海拔1400米,山势陡峭,作业面位于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开采难度极大,填筑料运输非常困难。“有‘米’才能下锅,充足的料源保障是大坝填筑的关键。”回忆料场开采过程,葛洲坝监理公司原总监工程师哈守刚至今记忆犹新:“半山腰上,只有‘巴掌大’块地,机具上去多了就摆不开、动不了,开挖进度上不去。”施工单位千方百计优化施工组织,实行A、B区联合开采,昼夜轮班施工,每天填筑料仍然有近2000方的缺口。面对大坝填筑进度要求和“等米下锅”的现实矛盾,只有选择启动孔明洞补充料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料源供应问题。

  在紧要关头,市、县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对启用孔明洞料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说干就干,相关部门调度移民专项资金,解决了新增移民安置和征地问题;辖区乡镇积极协调借道,解决了村民交通出行问题;设计单位研究编制专项方案,解决了爆破施工影响输电线路安全问题……

  捷报频传,水科院、成勘院、水利院以科研试验项目为支撑,与施工单位联合攻关,历经6次爆破和碾压试验、5场专项论证评估,系统解决了不同料源分区填筑、爆破参数控制等系列技术问题。2018年10月孔明洞料场填筑料开始上坝,到2018年底填筑料上坝强度就达到了每月20万方,为实现‘610’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1月,‘610’攻坚已进入倒计时,一场大雪使料场道路断道,填筑料断供,大坝填筑被迫按下了“暂停键”。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建设者们寝食难安、心急如焚。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华平内心备受煎熬,不禁感慨:“雪来可喜,工程堪忧。祈愿上苍,多赐晴天!可怜工苦,早日筑成……”。第二天刚放晴,参建各方一刻也不敢再耽搁,当即启动道路抢通攻坚,仅6小时,数百吨砂石铺满料场6公里的进场道路,整个项目工地又重新燃起熊熊“战火”。

  通过艰苦努力、不懈奋斗,2019年4月25日大坝填筑达到610米(百年一遇)安全度汛高程,夺取了“安全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本扭转了工程建设被动局面。

  在值得骄傲和庆贺的时刻,红鱼洞水库建设者却选择马不停蹄,继续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过去300天实现了大坝‘610’,大坝填筑原计划年底达到630米高程,目标还能不能往前赶一赶?”2019年5月“五比一创”阶段总结会上,参建各方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将大坝填筑目标确定为640米高程。

  “‘610’目标实现后,大家都觉得年度目标还可以再提高一点,但是具体提高多少,心头没底。”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红鱼洞水库项目设总魏建军回忆到。确定新的目标后,参建各方像打了鸡血一样,工程建设进度又有了新的飞跃:6月份较往年降雨偏少,当月填筑料上坝强度达到了惊人的22万方。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到了9月份,大坝就填筑达到了630米高程。10月份召开“五比一创”考评会,最终将大坝填筑年度目标修正为“冲刺坝顶”。

  当工程进度不断加快,建设者们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管控丝毫没有放松。在安全生产方面,实行人盯人,盯着干、跟着办,高边坡、洞室等所有环节均落实了最严格的防护措施;在控制坝体填筑质量上,充分利用数字化实时监控系统监测质量指标,及时纠偏校正;在心墙摊铺等关键部位质量把控上,除了施工质检、监理旁站之外,业主还专门派驻现场代表全程跟踪监督施工,确保原材料进场有专人巡检、质量抽查,每一层碾压有专人测温、随机抽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9年12月31日,红鱼洞水库大坝封顶,达到652.8米高程,超出年初预设目标22.8米、中期调整目标12.8米。“一次次突破极限、自我加压,竟然提前完成了坝体填筑!”和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劲军一样,这是广大建设者们感到十分震惊和不可思议的。

  圆梦之人:披荆斩棘夙兴夜寐 只盼引得那渠清如许

  春来秋往,寒暑交替。建设者们不畏风雨严寒,坚守在大坝上,为的是实现早日建成工程的梦想,他们是最美的追梦人。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大坝填筑丝毫不能停歇,除了忍受烈日的暴晒,建设者们还要接受沥青混凝土心墙170摄氏度高温炙烤。天寒地冻,寒风凛冽,大坝填筑仍然不能停歇,除了忍受峡谷风割脸的刺疼,建设者们还要经受平流霜冻的考验,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5℃,施工现场却一派热火朝天。

  “工地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吃住行就在哪里。”这是红鱼洞水库工程建设抓质量、保安全、推进度的真实写照。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大坝项管办副主任王勇自工程开工就住在工地,4年来的劳累付出,让他白了发、秃了半个头,看上去已经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在他的记忆中,每次打雷下雨都是一场噩梦:“密集的雨点打在板房顶上,就像催人奋进的鼓点,总是担心工地有没有情况发生,影响进展怎么办?”肩上的重担让他夜不能寐,晚上不管多晚,只要听说工地有事儿,就得一咕噜爬起来,用最短的时间赶到工地现场。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大坝枢纽项目部项目副经理赵睿璞已经连续3年在工地过年,他把所有心思都系在了工地上。水利工程工序衔接环环紧扣,容不得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错失一个汛期或枯水期就可能影响工期一年甚至是好几年。他“固执”地认为,作为项目直接负责人,只有坚守在工地上,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风餐露宿驻守在工地,初心不改。长年累月下来,他酱紫色的脸上积淀着岁月雕琢的痕迹,深邃的双眸里流露着无怨无悔、执着顽强的坚守和对家人的亏欠。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身后的一帮年轻人在干中学、学中干,把水利人的老黄牛精神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从水库开挖第一锨土开始,建设者们就开始了以工地为家。2019年春节,是工期最吃紧的时候,和赵睿璞一样还有全国各地的很多建设者,在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们把家人接到了工地,白天战斗在工地,晚上陪伴着家人。除夕夜,当万家团圆、烟花怒放,简陋工棚里传来的欢声笑语萦绕在大坝上空,激荡着水利爱与被爱、战天斗地的感人华章……

  待明日,随着红鱼洞水库下闸蓄水,当所有的心血汗水、繁忙劳作、殚精竭虑化为高峡平湖的历史背影,人民必将铭记建设者们为红鱼洞水库忠诚履职、敬业奉献的点点滴滴。

  筑梦之基:“五比一创”探索工程建设管理新模式

  “质量、安全、进度、规范、保障”是水利项目工程管理的五大重要目标,以现场管理为核心,协调处理相互关系,充分凝聚参建各方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是促使项目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红鱼洞水库管理局会同参建各方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形成了“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规范、比保障,创优质工程”的“五比一创”推进机制。

  比质量。视工程质量为生命,对待质量问题不妥协、不勾兑、不让步,人防技防并重,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比安全。视安全为底线工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时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比进度。视工程推进、诚信履约为政治任务,坚持昼夜奋战、雨天不停、节日不休,全力抢抓进度。

  比规范。坚守法纪底线、标准要求和合同约定,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合法性审查全面覆盖工程变更、合同签订等重点环节,参建各方重合同、守诚信的意识显著增强。

  比保障。坚持一切为了工程,为了工程的一切,局机关干部职工尽锐出战,在现场发现、研究并解决问题,扫清工程建设障碍。

  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组建了大坝枢纽、渠系工程、协调保障三大团队,每天通过微信群公示工作动态,并紧盯目标,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预排,两月一考评,以督查通报下达任务、记录轨迹、查找问题、追溯原因、增添措施,促使各团队在比中干、干中比。为增强工程推进力,考评排位第一的授予流动红旗,向参建单位发喜报;考评排位倒数第一的给予黄牌警示,向参建单位发通报;如果连续两次得黄牌,参建单位公司法人代表接受约谈,科室、项管办负责人接受诫勉谈话;如果连续三次得黄牌,参建单位撤换项目经理,科室、项管办负责人就地免职。“五比一创”开展以来,共计颁发流动红旗36面·次,评选先进个人73人,颁发黄牌27张·次,警示约谈相关负责人21人,通过媒体曝光履约情况较差的单位6家,市水利局处罚违约单位3家。

  攻坚“610”、决胜坝顶,争创了红鱼洞水库攻坚“硬核”战果:水利厅把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评为2019年度全省水利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7月,水利部稽察红鱼洞水库工程建设,专家组一致认可红鱼洞水库工程建设质量;2020年4月水利厅现场督导工程建设,充分肯定红鱼洞水库大坝枢纽已具备创优质工程的基础和条件。

  这些荣誉和成绩的背后,体现的是市、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相关部门、乡镇的关心和帮助,移民群众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建设者们勠力同心、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凝练的是“甘于吃苦、破难攻坚、不胜不休”的红鱼洞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按照巴中市委、市政府要求,红鱼洞水库参建各方正朝着2020年底下闸蓄水目标奋进。随着大坝拔地而起,红鱼洞水库“精神大坝”也将伫立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守护着岁岁安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0月15日

杨子中 袁静
责任编辑:罗景月
相关新闻
 
引大济湟工程已累计补给湟水河水量1.62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防汛:科技“武器”显身手
仁者巨匠 国坝之魂——追忆在郑守仁院士身边工作的日子
工地迎战“秋老虎”
千年沧桑话鉴湖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