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排水为民写春秋——上海奉贤排水人侧记
 
分享到:
2014-09-11
 

  上海奉贤区,因孔子唯一江南弟子言偃曾经传道讲学而文明;奉贤,一座有着灿烂悠久水文化的江南水乡;一片深谙“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文明沃土。在这片“贤”与“水”交融的土地上,有着这样一群排水人,他们“为了老百姓,忠诚写春秋”。

  当记者来到奉贤排水管理所,这个奉贤区首个全国文明单位所在地,眼前一亮,这里窗明几净,开窗闻花香,关门闻书香。爽朗干练的党支部书记陈才英动情地介绍:“城市排水无小事,件件与老百姓生活相关,任务重,责任大,每一件都不能马虎,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为了老百姓  坚守岗位终不悔

  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坚守在你的岗位?奉贤区排水所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职工陈晨给予响亮回答,因为工作需要,无论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还是冬天寒风凛冽,每天都要深入企业、社区进行排水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长期的奔跑竟然让他久治不好的肾结石跑丢了,医生惊叹,同事们更感到神奇,被他敬业精神感动的王大伯刘大妈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上苍开了眼,好人有好报。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一名管道稽查养护科的“老法师”梅亮给我们答案。他是糖尿病患者,经常一个口袋放着糖、一个口袋放着药。这不,前不久,他因劳累过度倒在岗位上,在医生和家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同意住院接受治疗。却时常偷偷地溜回单位。他说:“宁可倒在岗位上,也不愿躺在病床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土地?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红玲分队正在用大爱书写它,在成立至今的17个年头中,主动为民服务3000多项,补缺窨井盖500多只,为民做好事600多回,各种荣誉锦旗30多面,成为奉贤人民心中最美的红玲。

  为了老百姓  暴雨中显英雄本色

  在所长史新锋眼里,他给我道出了最难忘的画面。那是2013年10月8日,上海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的最强暴雨,降水量平均值达到156毫米,上海气象局和市防汛办双双发布红色预警。防汛形势空前紧张,排水所全体队员迅速集结,整装待命。从凌晨5时开始,到晚上6时,求助电话一个又一个地过来;险情,一次又一次地排除,而队员们,却始终奔波在抢险的路上。一位队员累倒在水中,醒来后喝了水又上了排水战场。

  暴雨就是命令。下午6:00,肖塘乐康苑紧急求助,小区内雨水倒灌,汪洋一片,最深处积水已达50多厘米,还在迅猛上涨。接到求助,刚回家准备稍作休息的抢险队员们扔下饭碗,一头扎进了滂沱大雨中,赶赴现场。副所长王斌,爱人出差在外,女儿一人在家无人照料,他把女儿托给邻居,自己则毅然加入抢险一线。张正利,一名年届退休的老同志,看见人手少,婉拒领导让他在家休息的好意,主动到排水现场,因为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而此时的乐康苑积水早已封住路口,下班回家的骑车人只能在水中艰难前行,汽车则停在积水较浅的地方观望,还在上涨的水势让排水队员也不敢贸然涉水。见此情景,前来坐镇指挥的所长史新锋一声令下:“灾难面前,别人可以往外撤,我们必须往里冲!”简单的话语但却掷地有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暴雨积水像一面镜子,见证了排水人的热血丹心。凭着多年的经验,抢险人员迅速架设水泵,布设抽水软管,加快积水抽排速度。头顶,是瓢泼的大雨;脚下,是高至膝盖的积水;脸上,却是使命必达的坚定。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直到晚上九点多,险情才终于得到控制。看着一点一点退去的积水,乐康苑的几十位居民激动地说:“谢谢!过去有困难找解放军,现在有积水找排水人,你们真是不拿枪的子弟兵啊!”

  狭路相逢勇者胜。排水抢险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卫战。当天,排水所共派出养护、抢险车15辆、抢险人员117人次,在十六个小时内巡视点位105个,处置各方求助案件21个。这十六个小时对于战斗在一线的抢险队员来说,只是无数次排水抢险的一个片断,多年来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水不退、人不撤”的神圣誓言,更让奉贤排水的旗帜高高地飘在了百姓的心头。

  采访结束时正好是中午休息时刻,我来到泵房,几位员工正在利用休息时间排练,准备参加单位组织的排水人好声音比赛,我被这首《情系老百姓》的歌打动了“老百姓的苦刻在你揪紧的心头,老百姓的乐挂在你舒展的眉头,老百姓是父母真情天长地久,老百姓的幸福是你一生的追求……为了老百姓忠诚写春秋。”

  小草平凡,它用绿色装点了大地,花儿平凡,它用花香芬芳了世界,排水岗位平凡,但奉贤排水的员工们立足本职、践行群众路线,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了老百姓,他们甘愿用忠诚写春秋!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9月11日  作者:欧阳田军  丁洁琼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