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固海扬水管理处践行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分享到:
2022-03-24
 

固海扬水泉眼山泵站

  □记者 孟砚岷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夏水利厅固海扬水管理处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促扬水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固海扬水史上工程运行时间最长、上水量最大、辐射面最广等多个第一,向党和灌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送一渠清水,解一方干渴

  固海扬水工程是宁夏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生态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工程建设发展40多年来,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的脱贫致富、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灌区群众形象地称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

  面对去年夏天长时间的持续高温,降水少的情况,固海扬水管理处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对历史旱情,灌区用水频频告急,通过深入一线分析研判,采取渠系联通、渠库互补、跨系统调水等举措有效化解了灌域用水紧张局面。

  尤其是面对满负荷、大流量、高水位、长周期运行给安全带来的极大挑战,采取悉心调度、认真巡视、渠堤加固、蹲点值守等措施,确保了机电设备和渠道工程安全运行。

  去年,固海三大系统全年引水4.7亿立方米,配水4.18亿立方米,最大流量44.9立方米/秒,安全运行184天,较历年同期多运行24天,创造了固海灌区历史引水量最大、水位最高、运行时间最长的新纪录,取得了大旱之年灌区丰收增产的好成绩,发挥了工程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经济社会发展抗旱保灌和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压舱石”作用。

  点滴暖人心,实事映初心

  “想在前头”、“暖在心间”才能“赶在前头”。固海扬水管理处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动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基层职工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切实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安全生产、灌溉服务、基础补短、便民利民、关爱帮扶等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梳理汇总“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97个,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管理。投入105万元,建成固海党性教育基地和21个党支部活动阵地;投入501.5万元,完成泉眼山等6座泵站标准化建设和调度中心、检修队、花豹湾等6个站队室内卫生间改造以及窗户、车棚维修,极大改善了职工生产和生活条件,桩桩实事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大泵站可视化建设投入,全面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形成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合乎标准”的工作模式,已投入359万元,完成了泉眼山等6座泵站及渠道标准化建设。

  以“党史+学树先进”的学习模式,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深入开展环境大清洁、进中宁县徐套乡原套村送温暖、进中宁县石空镇“张艳琴爱心小院”送温暖、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党员+志愿服务”传承和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在全区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组织成立了疫情防控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3个,设立“党员先锋岗”90余个,出动447人次协助社区共抗疫情,彰显了水利人的社会担当。

  新的赶考路上,新时代扬水人豪情满怀。固海扬水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郝瑞甫说:“坚定践行‘扬水上山,造福于民’的初心使命,以扬水事业的发展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着力服务乡村振兴,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书写更加出彩的固海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3月24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黄河宁夏段首次出现流凌
宁夏压实全链条责任做好防凌
宁夏打造“互联网+城乡供水”民心工程
宁夏唐徕渠灌区:打好冬灌供水“提前战”
黄河流域宁夏段建立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