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泾河源头绘画卷
 
分享到:
2018-10-25

沟道生态建设

荒山荒沟造林

清洁型流域

  □记者 孟砚岷

  深秋,六盘山深处的“旅游热”余温尚未散去。在泾源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区,外地游客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开。

  宁夏泾源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乡村蝶变换新颜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宁夏南大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荷花沟鸟语花香,老龙潭清波荡漾。泾源县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腹地,区域群山连绵,林木葱笼,溪流众多,山川纵横,被誉为“高原绿岛”,西北“翡翠明珠”和稀有的“天然动植树物园”,被公认为宁夏境内森林覆盖率最高、人类干扰程度最小,生态系统最具原真性的一块“净土”。

  咬定青山不放松,泾源县坚持走“生态立县”路子,把水土保持放在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视野中谋篇布局。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为前提,开展以水资源为目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沟、河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综合配置,基本农田、水保林草、生产道路、小型水保工程、沟道河道工程建设统一规划,一次到位,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多赢”。

  在措施布局上突出生物措施,以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乔灌结合。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和庭院经济,为生态环境设提供保障。以天然次生林为依托,坚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功能,逐步构建起生态旅游经济圈。

  在河道建设溢流坝的同时种植花灌木,配套人行步道,将溢流堰连接起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使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河道景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达到旅游目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拓宽水土保持领域,提高水土保持治理品位。

  项目治理把精准造林与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调整苗木产业结构,打造沿路、沿山、沿水精品景观林带,建设高海拔冷凉地区特色苗木产业区,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产交通畅通,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小流域治理工作逐步推进和坡面治理措施不断完善,沟道治理将成为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对象,在营造好沟坡防护林和沟底防冲林的基础上,着重在沟道建设水保工程,突出堵、蓄,将坡面径流拦蓄在沟道内,呈现“洪水不成灾,泥沙不出沟”。

  地处泾河流域一级支流颉河上游的周家沟小流域,属典型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面积曾达5.12km2,占流域总面积的91.39%。集中治理后,流域新增林草措施面积179.03km2,林草覆盖度由33.82%提高到45.65%。山变绿了、水变清了、自然灾害减少了、村容村貌整洁了,当地群众都说,是水保项目带来了好运气、好福气和好生活。

  下好预防保护的“先手棋”,还须打出综合防治的“组合拳”。新《水土保持法》修订颁布实施以来,通过宣传、监督、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等一系列工程,是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今年以来,组织水保监督执法人员对全县厂矿企业和生产建设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依法取缔3家河道采砂企业,关停5小型砖厂,督促各生产建设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8个,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多年来,泾源县利用“国债”、“生态”、“退耕还林草” “农业综合开发”和“以工代赈”项目,已治理水土流失面355.2km2, 实施小流域治理52条,各类小型水保工程3286座(处),小型河道治理10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1月,全国首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镇与景区成果发布会上,泾源县作为宁夏唯一入选的生态旅游城市,被授予“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奖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25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宁夏2018年冬灌秩序井然
宁夏中卫市夺取2018年黄河抗洪抢险全面胜利
宁夏中卫市着力打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升级版”
宁夏利通区马莲渠乡河湖“清四乱”工作常态化
宁夏启动秋冬季水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