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修复“疤痕”变“绿洲”
——江西龙南市以河长制推进稀土矿山治理
 
分享到:
2021-09-15
 
龙南市足洞河流域复绿的矿山

  □特约记者 邬烈海 

  站在江西省龙南市东江乡足洞稀土矿山上,满眼苍翠,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疤痕”已修复治愈,披上绿装。“如今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找回了儿时的乡愁。”当地土生土长的水利人刘根石说。 

  据龙南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温金泉介绍,龙南的稀土开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近50年的开采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却缺失生态保护,特别是无序的开采行为对环境产生巨大破坏。土壤中氨氮含量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酸化、矿区及流域水体有害物质超标、地表植被破坏等,诱发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此外,龙头滩出境断面常年呈劣Ⅴ类水质,对下游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2017年以来龙南市高位推动河湖长制,以河长制为抓手强化治理,稀土矿区环境问题显著改善,桃江河龙南龙头滩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一渠碧水重现,彻底摘掉了劣Ⅴ类水帽子。 

  找准“病源” 猛药去疴 

  龙南市分别在桃江、濂江及渥江上游设置监测断面,现场勘查得知渥江及濂江流域周边有四处稀土矿区,稀土矿区污染是导致龙头滩出境断面氨氮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依据水质监测结果,龙南河长办将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龙南市总河长召集河长制成员单位研究部署举措,分派各成员单位任务,强化考核问责,下大力气抓好稀土矿山整治,为解决劣Ⅴ类水污染源问题出实招。 

  市河长办联合公安等相关单位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管。坚决清理整治非法采矿、污染水域岸线等行为。河长办牵头出台全面禁止稀土开采政策,对足洞稀土矿区的采矿行为进行整治,通过强有力的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乱采”行为,拆除39家稀土车间,遏制了水污染岸上源头,维护了水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张贴举报电话、设置河长公示牌、挂警示标语、加强巡查,大力宣传河湖“清四乱”知识,走家串户发放《江西省河长制湖长制条例》《长江保护法》等方式,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起打击乱采行为的长效机制,多举措立体式消灭劣Ⅴ类水。 

  对症“下药” 荒山蝶变 

  龙南市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维护河库生态环境。全市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3亿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历史遗留废弃稀土矿区小流域出口断面,建设5个小流域尾水收集利用处理站,有效处理几十年来传统浸矿工艺造成的地表水氨氮浓度超标问题,把好“出水”关。此外,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消除岸上污染源。针对地表植被破坏、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市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龙南足洞河流域废弃稀土矿山一期、二期治理工程,复垦复绿面积2500多亩。龙南市水保中心副主任刘毅介绍:“通过整治地形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该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了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新路径。 

  龙南市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河湖休养生息,维护了河湖生态功能,持续向好的河湖环境擦亮了“围屋之都”的生态底色。“昔日光秃秃的矿山再次复绿,碧水长流的桃江河成为人们打卡休闲的新景点,‘母亲河’河畔童趣重现。”龙南市水利局长蔡立宁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9月15日
邬烈海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江西景德镇:把好水利建设质量安全“八道关”
江西黎川县: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
江西景德镇:元旦期间水利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江西萍乡市枫林水库库区保洁常态化
江西新干:城市应急备水源工程开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