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北东光县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分享到:
2023-08-09
 
  □本报通讯员 赵连晨

  近年来,河北省东光县用足用好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通过强化节水、增加引水、扩大蓄水等举措,实现深层地下水水位止降回升。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让家家户户喝上长江水 

  “我们村已经喝上长江水好多年了,大人小孩再也不用担心长氟斑牙、得氟骨病了。”东光县郑家集村村民牟青山说。 

  东光县通过长江水“村村通、户户喝”工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与此同时,关停349眼人饮井,极大促进了地下水水位的回升。 

  “在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基础上,我们还实施了饮用长江水提质降费、县中心水厂扩容改造、供水管网维修及智能化提升等工程,确保全县群众喝得上、喝得起、喝得优、喝得久长江水。”东光县水务局供水公司总经理郭宁说。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结束了当地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更有力推进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每年压减开采地下水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 

  实施水源置换 

  让企业用好长江水 

  实施工业水源切换工程,让企业改用长江水,不仅是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现实需要,更是迅速推进企业节水转型的重要推手。 

  东光县是工业大县,化工产业规模大,用水生产型企业较多,用水时间延续性强。 

  2020年,东光县创新采取预交水费方式筹集2600万元建设资金,铺设专用工业供水管网20公里。通过观州湖水库蓄供方式,为东光化工、彩客化学、信丰生物科技等用水企业直供长江水,日供水量超2万立方米。同时,依托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为乡镇工业园区及零散分布企业接通改供长江水,实现全县企业用水水源置换。 

  2021年,东光县在南水北调供水主线上增设引水口门,向水库输引长江水。引水方式由“人饮和工业用水都从东光支线引水”调整为“人饮从支线引水、工业从主线引水”的转变,有力提升了工业用水来源保障。 

  自从用上置换水源,全县企业可压减开采地下水水量1000万立方米。 

  加大引蓄地表水力度 

  让用水效率持续提升 

  东光县围绕“引得来、蓄得住、用得上、管得好”工作思路,发挥临靠南运河、漳卫新河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引蓄地表水工程,全力实施农业灌溉水源置换。 

  “我们村的这个坑塘可受大家伙儿待见了,全村和周边4个村5000亩耕地都用它来浇灌。”东光县西店村支部书记李观栋介绍。 

  目前,全县共建有农村坑塘939座,可以服务全县80%耕地的抗旱灌溉,最大蓄水量达4500万立方米。 

  今年以来,东光县已引进上游客水5961.56万立方米,其中,通过漳卫新河引进地表水3968.06万立方米,通过南运河引入长江水600万立方米、黄河水1393.5万立方米,确保了小麦春灌及“三夏”生产用水。 

  “把水引进来、把井管起来”是实施农业灌溉水源置换的两个主要方面。 

  东光县研究制定了《机井运行管理办法》,采取“关(停止使用)、管(有效管理)、服(重启服务)”模式,实行“村申请、乡镇审批、水务局备案”机制,把农灌深井的启用审批权提级到乡镇管理,由乡镇根据机井分布、地块墒情有计划、有步骤地使用机井。 

  “引蓄地表水是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最直接的措施。”东光县水务局局长孙洪忠介绍,“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有水必引、有水抢引的理念,尽量向境内多引水、多蓄水;另一方面,我们依托县域‘四纵四横’(四纵即宣惠河、沙河、龙王河、江沟河,四横即胜利渠、跃进渠、革新干渠、漳龙干渠)为主体、300多条支斗渠和近千座坑塘为配套辅助的水利调控体系,推进‘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升县域水网的‘引、蓄、储、供’能力。” 

  2023年以来,东光县打通从南运河向境内输引地表水的来源渠道,有效保障4个乡镇35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并大力开展坑塘扩容改造,加强农村坑塘保护管理。 

  下一步,东光县将继续紧盯地下水水位变化,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让地下水水位稳步持续回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8月9日
赵连晨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算好“节水账” 惠企又便民
河北保定满城区:为民办实事 党员当先锋
河北承德市:党建进工地 建设创佳绩
修复水毁堤坝
河北提前完成2023年度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