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绿色的“金字招牌”——福建松溪县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
 
分享到:
2021-06-11
 

  □本报通讯员 蒋丰蔓 林清辉

  初夏的松溪,一派生机勃勃。

  福建省松溪县地处闽江源头,因古时沿河两岸多乔松,有“百里松荫碧长溪”的美景。优良的生态环境延续至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4%,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松溪2016年成为闽北首个国家生态县,绿色成为松溪的一块“金字招牌”。当地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做大“金山银山”,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人水和谐生态美

  松溪既是一座秀美的山城,也是一座灵动的水城。县内水系纵横,大小河流共63条。做好“水文章”,成为松溪县加速发展的关键一环。

  进入汛期,强降雨导致松溪境内水位暴涨。与往年不同的是,洪水带来的水面漂浮杂物阻隔桥洞的现象变少了。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美城市”建设。

  县水利局局长范朝英介绍,与传统治水侧重于加高加强堤防不同,“水美城市”建设理念注重防洪治水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以河岸生态系统修复为例,我们在保证岸坡稳定的前提下,着重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范朝英说,“前进村至梅口村河段的生态护岸工程刚建成不久,最大的亮点就是固边垄等生态保护设计,增加河流承载洪水容量,提高河岸、河堤的滞洪能力,同时河底生物也可以留在其中,保持物种多样性。”

  如何在科学治水的同时发挥水资源优势,实现人水和谐共生?近年来,松溪县将水利工程、城市建设、景观工程等相结合,实施松溪县安全生态水系综合建设,推动松溪特色历史文脉和优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打造了绿水1号坝、樟树林湿地公园等“水美城市”项目。

  “项目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带动周边地块增值,还增加了我们清晨锻炼、傍晚散步的好去处。”家住东方铭城小区的陈松荣高兴地说。

  松溪县近年来将河道管理、农村饮水安全、人居环境等巡管工作有机整合,成立生态巡查管护中心,组建了一支50人的专业队伍。

  “这些生态巡管员既是问题巡查员,也是实时管护员。”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艾代斌介绍,松溪县建立了智慧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形成生态共治、部门联治、专业管治、全民群治的全方位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点绿成金”生态优

  松溪县四周环山,茶产业是主导产业之一。在如何处理茶与生态的关系方面,松溪曾走过弯路。

  “早年单纯追求产量,把草都除光,茶行间光秃秃的,破坏了原有的生态,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松溪县茶科所所长吴学荣说。早在2008年左右,当地专家就意识到建设生态茶园的重要性,开始摸索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护好这片山水风光。

  走进祖墩乡刘源村龙源茶庄,茶园道路两侧及空地上种植了桂花树、桃树、紫薇等树种,山顶的原始植被郁木葱茏,构成天然防护林带。“结合本地土壤特性,我们尝试种植了多个树种,这样既可以发挥不同树种的功能,也可以为鸟类、害虫天敌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守护生物多样性。”龙源茶庄负责人谢荣富介绍。

  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茶叶品质。日前,松溪县6.87万亩茶叶基地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我们将利用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块招牌,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松溪茶叶生产质量,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县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泉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6月11日

蒋丰蔓 林清辉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司法联动共治河 全民齐心护清流
福建罗源县:靶向发力 全民护河
幸福河湖建设的“莆田路径”
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第1标段 九都~大道洲主洞顺利贯通
福建龙岩市坪坑水库大坝封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