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重庆璧山区:清水养鱼生态绿色产业兴
 
分享到:
2021-07-13
 

  □通讯员 王炯其

  “你看这些清水鱼好鲜活哟,这次又能卖个好价钱!”7月12日,重庆璧山区正兴镇大面坡村4组新堰鱼塘收网捕鱼,丰收的喜悦挂在村民廖和荣的脸上。

  不少闻讯而来的村民一早就守候在塘边,等着购买新鲜的清水鱼。

  喜悦背后,是“清水养鱼”助力乡村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成功实践。

  事实上,在清水养鱼试点工作未开展之前,正兴镇的山坪塘和水库都是承包给业主实行的高密度肥水养鱼,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把一库清水变成了一潭污水,还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用水安全以及居住环境。

  “前些年,这座50亩的水库承包给了一位业主经营,业主为追求经济效益,采用高密度肥水养鱼,严重污染了水质,人还没有走到岸边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大面坡村有关负责人说,村集体虽然获得了承包费收入,但却因此“损坏”了一库清水,引发周边村民的不满。

  产业需要发展,河湖更要保护。2019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正兴镇就如何实现生态振兴,围绕水库、山坪塘水质治理提升,全面启动“清水养鱼、改善水质”改革试点工作,将山坪塘全部收归集体所有,取缔了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设施,不再进行高密度养鱼,又对水库、山平塘周边的排污口进行整治,堵住水域的污染源,让山清水秀美丽乡村的轮廓逐步清晰,渐行渐近。

  所谓清水养鱼,简单来说就是在水库和山坪塘里投放大规格的白鲢、花鲢等滤食性鱼苗,在养鱼过程中,不投放任何饲料,让鱼儿吃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清水养鱼,不仅不会污染水质,鱼儿通过吃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正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清水养鱼、栽植水生植物,形成了以水养鱼、以鱼洁水的良性生态循环体系。

  2019年初,正兴镇先行选了8口10亩以上的山坪塘、3座镇管水库,以及大面坡村全域的96口山坪塘,按水面面积50尾/亩的标准,投放1斤左右大小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花鲢、白鲢等宜养鱼苗,实行清水生态健康养殖。

  在实施清水养鱼中,正兴镇还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全面实行管护责任制。镇里与清水养鱼的塘库,分别签订镇、村、组三级责任书,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每座水库和山坪塘,组建由小组长、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为主的养鱼管理小组。每个村确定2—3名党员代表,对本辖区清水养鱼的投放、管理、收益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

  2019年6月,清水养鱼工作全面启动后,正兴镇各村通过明确管理人、发起群众监管等方式对鱼塘进行有效管理,到了年底,让管理人参与收益分红。

  “我现在负责鱼塘管护和垃圾清理,看管那些非法捕鱼、破坏水质的人,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年底还有分红!”说到这些,村民吴德斌乐开了花。

  “没想到,在产业振兴、绿色发展下,清水养鱼实现了鱼儿丰收、水质改善、产业兴旺、环境向好的多重效果。”正兴镇相关负责人说,这样既保护了水质,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是一举多得。

  目前,正兴镇所属的12个村,累计投放鱼苗13万余尾,销售成鱼3万余斤,增加村组集体收入35万余元。

  而更大的收益则在于,该镇所有水库和山坪塘的水体主要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水质标准。

  如今,包括正兴镇在内的璧山全区的水库、山坪塘都全面推广了清水养鱼、生态养鱼,大规模开展了河、湖、库、塘水质治理与生态修复。该区生态河长办工作人员罗力齐说。

  截至目前,璧山已总计发展清水养鱼2.3余万亩,年产清水鱼24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600多万元。在绿色发展引领下,璧山靠一条条清水鱼“跳”进了寻常百姓的餐桌,“游”出了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的致富路,也守住了一池清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7月13日

王炯其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重庆璧山区:兴水惠民助振兴
重庆璧山区:“金色水保”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酉阳抓实今冬明春水库蓄水保水
重庆酉阳桃花源水库供水工程2号隧洞顺利贯通
重庆璧山:建设山水田园美丽乡村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