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专业担当 技术支撑
北京锤炼科学防汛指挥调度中枢
 
分享到:
2021-09-29
 
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应急值守
前  言

  今年,北京汛期降雨雨量大、暴雨次数多,主要河道普遍涨水,水库拦洪蓄水效益明显。截至9月28日,汛期降雨量78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9成,常年同期偏多近6成;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44.33亿立方米,较汛前增加14.53亿立方米。其中,密云水库蓄水35.67亿立方米,增加12.57亿立方米。北京市水务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防止麻痹思想、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加强属地合作协作联动、强化行业引领专业担当,让防御准备跑赢汛情发展,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实现了“精准调度、保安全、多蓄水”的目标任务,确保了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水工程设施运行安全。

  8月23日,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1994年9月16日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亲笔回信一周年之际,密云水库蓄水量创历史新高,首都水务人以优异成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上满意答卷。

  靠前部署、凝心聚力,把牢思想观念“总开关”

  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北京市水务系统把迎接暴雨洪水的主战场当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主动服从改革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防洪抢险的批示指示精神,优化机构和职能配置,找准前进方向,理顺发展思路,做到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统一,确保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全力推进“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水务发展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为首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基本遵循。

  防洪排涝调度要见成效,基础工作需干在前。汛前,针对海河流域汛期降水偏多两至五成的研判,北京水务系统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以专业之长和行动之实全面落实汛前各项准备工作:提早落实并公布水旱灾害防御各级责任人,筑牢防汛抗洪的“责任大堤”;坚持预字当先、关口前移,提前编制防洪调度相关工作方案预案;开展多批次、广覆盖的隐患排查整改,“一区一单”提出限时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落实水旱灾害防御物资队伍,开展防洪培训演练;紧盯突出风险,夯实“城防、人防、物防、技防”等基础,固守首都防洪底线。

  “您好,这里是市水务局,请问巡堤查险工作您负责哪一段?”6月5日,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电话抽查巡堤查险责任落实情况。汛前,市水务局组织开展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主河道堤防分区划段及巡堤查险工作,专题召开巡堤查险、应急抢险准备工作调度会,研判当前形势,部署防御措施,三条河沿河各区共划分堤防巡查责任段91段;增加巡堤查险频次,落实专业巡查装备,加强潮白河、北运河等重点河道沿线堤防巡查和险情抢护,确保防洪安全;备齐大型块石、砌体等抢险物料,打通存放、运输等管理链条;增加专业抢险队伍力量,建立人员台账,确保抢险队伍在“7·12”“7·18”等暴雨应对过程中调得出、用得上;开展全流域、全要素的洪水调度和抢险演练;编制下发知识手册,安排堤防巡查抢险专业技术培训。同时,编制五大流域和大中型水库洪水防御作战图,强化洪水预报和工程调度运用信息集成耦合;充分发挥专家队伍作用;落实市级专家72名,选聘“一站两院”55名技术专家与各区、水管单位一对一结对,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洪水调度、险情处置等技术指导;持续开展“清管行动”,预置抢险物料、设备机械、专业抢险队伍,逐河逐库全流程、全要素开展防洪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夯实基础、科学调度,激活行业担当“驱动器”

  北京市水务局继续加强水库汛限水位和调度运用监管,汛前7座高水位运行水库水位全部降至汛限以下,19座病险水库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落实全市85座水库“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和21座大中型水库“明白人”。全面完成全市水库安全鉴定,制定水库除险加固计划。

  7月11—12日北京迎来今年最强降雨,平均降雨量已经达到大暴雨级别,局地达到特大暴雨。暴雨来袭,城市整体运转有序无恙。全市未出现严重积水险情,主要河道、水库整体运行平稳。

  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霍风霖表示,平稳经受住本轮暴雨的考验,得益于对水库调度运用的强化和汛限水位监管。“在雨前,水库均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病险水库原则上空库运行,合理安排水库错峰泄洪。同时,作为防汛重点,北运河提前停航预泄,腾出槽蓄1960万立方米,中心城区河湖及各区新城河湖按照‘放空不露底’的原则,降低运行水位,腾出槽蓄206万立方米。”像怀柔甘涧峪水库就在7月11日进行了5年来的第一次开闸预放水。“预放水后,水位下降15公分,11日晚至12日的降雨过程中,水库一直处于安全水位。”怀柔区怀柔镇甘涧峪水库负责人李保权说。

  针对北运河通航和新工程投入运行等新工况,市水务局专题与津冀水务部门研究,制定了基于通航和新工况下的洪水调度方案,应对好汛期暴雨洪水,保证河道运行和行洪安全。北运河防御此次降雨的调度工作从7月10日下午就已经开始了。

  北运河管理处水流调度科科长李凤霞说:“北京西高东低,北运河又是‘九河下梢’,中心城区很多条河道的水都会汇集到这里,别看通州的雨下得不大,河道里的水却特别多。”为了在降雨来临前腾出槽蓄空间,创造快速泄洪条件,他们必须提前行动,通过联合调度沿线北关分洪闸、北关拦河闸、甘棠闸、榆林庄闸和杨洼闸5座水闸,将河道内的水预泄出去。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下游河北香河地区的河道安全,通过分析研判确定每座闸的启闭时间、下泄水量,实现逐级、安全调度。从7月10日18时至11日18时,共发出12份调度指令完成预泄工作。

  此外,“通州堰”的宋庄蓄洪枢纽基本建成。当洪峰来临时,通过尹各庄分洪闸、拦河闸联合调度,把从温榆河上游洪水分洪到宋庄蓄滞洪区,从而减少北运河下游的排洪压力。这是北京水务系统有力应对每一场强降雨的缩影,也是履行好水旱灾害防御职能、发挥好业务支撑作用的一次实践检验。

  今年汛期,市水务局按照“流域单元、超前准备、系统安排、固守底线”的原则,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水网的布局,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组合拳”作用,系统安排洪水全过程调度。雨前,落实各类预案,科学分析预测河道、水库来水情况,提前对河道、管网预泄腾容;雨中,以流域为单元,科学实施水库、河道及蓄滞洪区等水工程联合运用,充分发挥大中型水库拦洪蓄洪作用,强化永定河、北运河和城市河湖分洪泄洪调度和城区厂网河联合调度,有效控制河道水位,减轻城市排水压力;雨后,充分发挥北京市平原河网优势,科学安排超蓄洪水调度。“7·12”“7·18”强降雨期间,雨前河道管网腾容累计近3000万立方米;雨中密云水库拦洪率100%,海子水库最大削峰率达93.5%,怀柔水库削峰率为75.9%;雨后调度洪水5.14亿立方米,最大限度改善了城乡水环境、水生态。

  强化“四预”、完善硬件,刷新技术支撑“战斗力”

  勇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北京市水务系统围绕落实水旱灾害“四预”举措,积极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防御水旱灾害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确保预报精准、预警及时、调度高效。

  汛前,编制五大流域和大中型水库洪水防御作战图,强化洪水预报和工程调度运用信息集成耦合;修订洪水测报方案,落实24支测报队伍,降雨期间赴泃河等流域实施应急测报,为调度决策提供支撑;提前启动预报专班,根据降雨数值预报和洪涝模型开展流域洪水预报,分析河道行蓄洪演进等情况,形成3期洪涝灾害防御提示信息,指导有关部门做好风险防范。

  “汛期,遇有中雨及以上预报时,洪水、山洪、内涝3个预报预警专班即开展工作,根据降雨预报落区,滚动分析研判洪水、山洪、内涝风险,尽早发布洪涝灾害防御提示,为相关部门做好降雨应对部署提供有力支撑,受到一致认可。今年累计向公众发布洪水、山洪灾害风险、城市积水内涝风险等各类预警共14期,为市民及时避险、安全出行提供参考意见。”市水务应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在预演、预案方面,运用数字化手段对降雨、产汇流和洪水演进模拟预演,根据预演结果滚动订正调度方案。今年,北京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模型“北京模型”,在洪水调度及内涝风险分析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实现“降雨产流—坡面汇流—管网汇流—河网汇流—水体调蓄—防洪排涝工程调度”全过程耦合计算,为洪水调度预调微调提供支撑。

  今年汛期,密云水库流域降雨频次高,汇水多,7月下旬为应对水库临近汛限水位阶段运行管理,运用模型模拟预演不同量级降雨情景、不同调度方案的洪水过程,确定了小流量预泄分级调度模式。为妥善处理好水库调度和河道行洪安全,市水务局会同沿河四区水务局建立每日会商、信息通报、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根据气象预报和水情监测实时更新洪水预测,滚动订正调度方案。通过精细化调度,密云水库防洪效益显著,“7·12”“7·18”等场次降雨中,拦洪率100%,大大减轻下游河道防洪压力。

  多年来,市水务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易积水点,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和走访调研,在危害性较大的区域先后建设211个可视化积水监测站,为城市内涝调度指挥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将积水数据共享给交通、应急等部门和高德地图等互联网企业,为市民出行提供帮助参考。视频会商系统和水务图像监控系统作为水旱灾害防御调度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为充分发挥市水务局“指挥调度中枢”作用,有序应对今年汛期的多场强降雨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服务。

  “7·12”降雨期间,派出13个检查组“四不两直”检查指导各区小型水库、山洪沟道、积水内涝防御工作。“7·18”降雨期间,局主要领导带队,派出3个技术组分赴大清河、永定河和潮白河流域,现场查勘重点河道洪水流态应对及设施水毁情况。

  在做好本市防洪工作的同时,北京市水务局继续加强与河北、天津等周边省市的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加强跨界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工作协调。在密云水库泄洪期间,将相关调度信息第一时间抄送河北省和天津市水务部门,协同有序实施流域洪水调度,确保流域防洪安全。7月21日,紧急组建北京排水集团支援郑州抢险突击队,驰援郑州抢险,先后完成郑开路京港澳高速桥下等7处积水区域抢险抽升任务,累计抽升量53.5万立方米。7月24日,紧急调运1000块四面体支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拒马河段应急抢险。

  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勇当防汛战场“主力军”

  今年,结合强降雨应对和全国防洪形势,北京水务系统启动了“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主汛期应急工作机制,全体涉汛干部职工取消休假,10余万人次在岗值守备勤,以迎接大战大考的状态,越是艰险越向前,不到胜利不收兵,全力以赴应对每一场暴雨洪水过程。

  防汛抗洪,就是一场维护城市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无硝烟的战争,大雨终退,才能洗练出一颗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一份份对水情全面掌控、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水务人忠诚之情。领导干部“逢雨必到岗”的价值追求,指挥中心值班室墙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情怀,年轻干部“我还可以再值一天班”的请战宣言,一线抢险人员“有我们在,您放心”的光荣承诺,暴雨洪水面前“我是党员我先上,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冲锋精神……全市水务系统各单位、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让初心和使命凝聚起防汛抗洪的强大合力;每一位干部职工在备汛迎汛工作中获得了宝贵的经历和财富、难忘的锻炼和成长。

  今年汛期即将结束,考虑后续降雨情况,首都水务人将依然坚守在防洪排涝应急值守岗位,用“辛苦”指数换取“安全”指数。同时,针对今年防洪排涝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提前谋划汛后补短板工作,强化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和防洪应急工程建设,提升动态监测感知能力、洪水预报调度能力,健全完善水文监测体系、水利工程运行和应急抢险体制机制,以更加完备、更加系统的“软硬件”措施,更加饱满、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迎接明年汛期的到来,为守护首都安澜和防洪排涝安全贡献水务力量。

  图文由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提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9月29日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禹冰公司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 “禹冰发展基金”
北京率先实现水务系统内部安全管理规范化
入京超73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水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携手护卫“母亲河”
北京完成市管巡河路交通综合整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