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为人民筑牢坚实水安全保障
——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安徽省阜阳市水利局
 
分享到:
2022-09-22
 
阜阳市颍上县戴家湖涵险情抢险现场抛投钢丝网兜 本报通讯员 吴颢 
  □本报通讯员 张宏黎
  今年7月下旬以来,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之下,安徽阜阳市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面对抗旱与防汛的双重任务,阜阳市水利局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拦蓄上游来水,坚持蓄引提调并举,全力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全市抗旱提水投入机电井约2.75万眼,864处泵站累计运行3.06万台时,提水近2.1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抗旱用水。
  对于刚刚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殊荣的阜阳市水利局而言,阜阳水利人多年来秉承“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宗旨,满足人民群众对江河安澜和绿水青山的热切期盼,切实筑牢水安全屏障,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全力防洪保安
  2020年汛期,淮河流域曾发生多次大范围强降雨,境内淮河干流全线超保证水位,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急时刻,沿淮4个行蓄洪区时隔13年再度开闸蓄洪,分蓄洪水13.67亿立方米。阜阳市水利局抓紧抓实预报预警、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等重点任务,派出水利抢险专家150人深入一线,处置险情30余处,经过6天6夜艰苦奋战,成功解除戴家湖涵闸破损险情。
  2021年受上游强降雨影响,阜阳市重要河道多次涨水,颍河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位。市水利局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有效应对9次强降雨、台风“烟花”和淮河王家坝1次超设防、颍河2次超设防及1次超警戒涨水过程,坚持统筹施策,先后泄洪50.24亿立方米,确保河道洪峰安全过境,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筑牢民生工程
  2018年,阜阳市在安徽省率先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全覆盖,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市893万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阜阳水利人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奔走的足迹。
  围绕“有水喝、喝好水”的总体要求,阜阳市水利局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作为重点任务,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阜阳市及所辖8个县(市、区)分别成立农村饮水工程专管机构,建立健全管理责任体系和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强化供水水质监管,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021年,结合引江济淮等引调水工程,阜阳市通过建设地表水厂及配套输配水管网,计划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地下水源替换和城乡供水一体化,构建“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保障。
  建设美丽河湖
  阜阳市水利局在全市建立“河湖长制+检察长”工作机制和河湖警长制,同时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及安徽亳州市、淮南市、六安市建立市域联合河湖长制,强化跨界河流共商、共享、共治、共管举措。全面落实主要河湖管护主体,建立管护队伍,将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实现主要河湖“有人管、有钱管”的目标。河湖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全市累计建成10处省级幸福河湖、50处市级幸福河湖、150余处县级幸福河湖,有效恢复河湖生态健康。
  与此同时,自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阜阳市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2015年以来,全市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136.3立方米逐年下降至63.4立方米,水功能区达标率56%逐年上升至84.6%,8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创建。全市积极开展节约水资源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先进的水生态价值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培养科学的用水态度和规范的用水行为,形成浓厚氛围。
  阜阳市水利局近年来先后荣获水利部第九届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和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等称号……荣誉皆是过往,阜阳水利人未来将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9月22日
张宏黎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安徽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竣工验收
安徽省怀洪新河灌区工程开工
排涝泵站 有序建设
安徽水利事业插上“数字翅膀”
完成投资超387亿元!看水利大省如何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质增速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