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安徽天长:科技治水城乡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分享到:
2021-09-07
 

  中国水利网站9月7日讯 (通讯员 宣金祥 范明 胡斌)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水体微生物活化装置、光催化装置、人工水生植物培养……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水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实行“科技治水”,将水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相结合,运用工程项目手段,完善全市河道基础设施,促进河道水质提升、水体生态系统恢复,使全市城乡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过去几年,随着全市工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对该市河湖水质的影响也日趋加剧,面对河道、湖泊、渠塘水生态环境及周边人居环境恶化的局面,天长市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按照“城乡一体、县域统筹、适度超前、经济适用”的原则,编制了《天长市城乡污水统筹治理规划》,开展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项目建设,城镇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该市建成覆盖市区、16个镇、街道污水处理厂17座,为全市提供日处理规模约15万吨处理量,并投资6900万元,对市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进行提标改造;投资5000万,建设尾水湿地,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45个污水处理设施,做到城、镇、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各项指标执行达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水质在线监控,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5%以上,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开展河道水质快速提升等工程,对白塔河、秦栏河、铜龙河、杨村河等河流运用“多层生物渐进式复合净化滤网”修复技术,通过微生物活化装置、光催化装置、水生植物培养等科技治理措施,构建“微生物和水生植被”共生系统,组合成治理循环系统,强化河道自净能力。与此同时,该市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通过采取生态廊道、完善配套旅游休闲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以科学手段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促进流域生态发展。

  如今,随着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水体微生物活化系统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普及,天长市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并呈现出发展新格局,辖区内各河道主支流水质稳步提升,并向着打造幸福河湖的目标不断迈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9月7日

宣金祥 范明 胡斌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十年磨一剑
安徽宣州区:还冬季河湖岸洁水清
安徽肥西县:强化水保监督 守护绿水青山
安徽淮南市多举措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以点带面治理小微水体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