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强化“四预”措施 严守安全底线 做好确保城市安全的首都水务“守夜人”
广告
分享到:
2022-10-25

  北京市水务系统坚决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超前部署,闻“汛”而动,强化“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严守安全底线,领导靠前指挥,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全力做好确保城市安全的首都水务“守夜人”。

  2022年汛期,市水务系统启动全市防洪排涝Ⅳ级应急响应4次,全力应对处置洪涝险情,确保了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水工程设施运行安全,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与此同时,汛期降雨61天,平均降雨量392.5毫米,全市降雨形成水资源量18.06亿立方米,未发生超警洪水过程。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较汛前回升1.13米,比去年同期回升2.63米,为连续第7年持续回升,地下水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3.5亿立方米。

7月7日,北京市水务局召开汛期“三个预警”暨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新闻发布会

  为民新举措

  提升“四预”能力 强化风险分析

  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首次向公众发布

  2022年7月7日,北京市水务局召开汛期“三个预警”暨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新闻发布会,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首次向公众发布,包括139处典型历史积水内涝点位图、244处下凹式立交桥分布图、64处重点积水内涝风险点分布图,涵盖大望路铁路桥下、知春路城铁桥、永定门桥等多个点位。

  “我们利用数字化手段,首次完成了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直观展示可能发生的积水内涝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副主任潘兴瑶介绍,北京汛期降雨突发性强、局地性明显、短时雨强大等特点突出,由降雨引发的积水内涝逐渐成为“常态化”风险。

  今年汛期北京降雨产生的积水,对照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准确率在80%以上。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联合业内权威技术团队积极开展积水复盘与信息整理分析工作,详细对比了降雨与积水点位的时空分布特征,从降雨总量、降雨强度、积水过程、积水深度等方面分析了今年汛期积水特点,更新了历史积水台账,有力支撑了汛期积水内涝风险管控。

  面对预报精准度和预见期难以兼得这一业内公认的难题,今年,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依托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模型——“北京模型”体系,经过持续优化,初步完善形成了针对北京实际的洪水、山洪、城市内涝预报预警产品,持续向着“又快又准”推进,助力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巧下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施水文监测感知补短板,全市81座水库、108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具备水情监测手段,洪水预报预警断面达164个,监测覆盖率提升35%。“今年我们加强了气象水文预报耦合,日趋完善的‘北京模型’延长了洪水、山洪和积水内涝的预报预见期,分别不低于12小时、12小时和6小时,实现了从‘抢’到‘防’的转变,为防汛抢险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潘兴瑶介绍。

  在汛期,“北京模型”除了开展全市主要河道洪水预报预警外,还率先开展了山洪风险预报预警、主城区积水内涝风险预报预警。今年共对外发布山洪灾害和积水内涝风险预警4期,走在了全国前列。

  北京洪水、山洪、城市内涝三项预警均采用“四色预警”模式,分为“蓝、黄、橙、红”4个等级,均为灾前预警。其中,山洪、城市内涝预警在今年首次从两级调整为四级。“这样是为了保持指标的一致性,便于市民理解并强化对‘四级预警’模式的认知,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预警的社会化响应程度。”市水务应急中心预报调度科科长阴悦说。

  据了解,城市积水内涝预报模型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约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涉及清河、凉水河、坝河、通惠河四大排水流域。以城市地形地貌、河网、管网等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了调蓄水池、排水泵站等排水设施,耦合成熟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可预测降雨后水流走势,以及可能出现的积水点。“以7月5日降雨内涝模拟分析为例,经实际印证,在我们发布的预警中,对丰台区刘庄子铁路桥、石景山区张仪村北口等多个点位的积水风险预判都是有效的。”潘兴瑶介绍。

  今年,市水务应急中心细化了洪水、山洪、城市内涝等三项预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可能发生风险的时间、影响范围、灾害等级,以及对市民的相关建议,如出行、紧急避险等,更好地服务公众。“比如洪水蓝色预警时,公众就要远离河道,停止一切涉水活动。”市水务应急中心工作人员说。

谈绪祥副市长(前排左二)调研密云水库和潮白河流域防洪、生态补水及河道规划建设有关情况

  防汛新高招

  超前防御准备 严守安全底线

  锤炼科学防洪排涝调度能力

  防洪排涝调度要见成效,基础工作需干在前。汛前,北京调整完善防御组织机构,落实水库、河道等9类重点部位责任人7000余人;修编完善11类280余个防洪排涝预案方案,落实市级防御物资7大类98种、市级抢险队伍9支686人。推进实施84项汛后水毁修复项目,完成6座水库除险加固和31处积水点治理,实施核心区5.9万处雨箅子平立结合改造。连续4年推进“清管行动”,今年累计清掏污染物6.9万立方米。排查全市行洪障碍217处,“一区一单”落实整改。组织开展永定河流域防洪实战演练及各专项演练300余次,开展线上业务培训近千人次,编制北京市防洪排涝作战图,有效提高各级人员防洪排涝专业技能。

  科学精准调度,有序分泄雨洪。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做好“三河”防汛工作为重点,以流域为单元,统筹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实施基于预报的洪水调度,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团队作战”优势。汛期,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2.06亿立方米,密云水库持续高水位运行并进行精细化调度,各主要河道安全泄洪7.31亿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实施“南分洪”6次共700万立方米,副中心北运河北关枢纽累计分洪1.95亿立方米。精细实施城区“厂网河”一体化联合调度,11座再生水厂雨前腾容599万立方米,提前处理污水2780万立方米,实现10毫米以下降雨无溢流污染。

  紧盯重点部位,全市81座水库“三个责任人”、11区83段堤防分区划段巡堤查险责任人履职尽责。223处重点桥区、145处易积滞水点、102处在建工程分别落实“一点一策”“一桥一策”“一项目一策”。严守水库汛限水位红线,编制水库风险手册、病险水库和销号水库应急保障方案、土石坝溃坝漫坝方案,掌握水工程调度运用风险。“今年共出动巡查人员6.4万余人次,巡查排查81座水库、1102座水闸、303段堤防,发现处置岸坡塌陷、倒伏树木等问题12处。7月2日、7月27日强降雨期间,派出5个工作组赴重点流域和地区督导检查防御工作。”市水务应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强化市区联动,强化自主防御。北京市加强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及津冀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市区两级协同联动,及时通报雨水情、预报预警和洪水调度等信息,协同有序实施联合防御。市水务局69名技术专家与各区水务局、水管单位“一对一结对”,36名防洪抢险专家分三组进行堤防抢险技术指导。今年,各区水务局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水库塘坝、中小河道、山洪沟道等风险防控,快速处置积滞水险情,确保防洪安全,有效检验了北京水务系统履行好水旱灾害防御职责的整体能力。

北京市水务局水务应急中心预案管理科孙杨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荣誉新突破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多项荣誉催人奋进

  2022年8月30日晚《新闻联播》,一组画面振奋人心:来自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的孙杨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

  据了解,今年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共表彰了397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对进一步激励动员广大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任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预案管理科科长的孙杨,经历过多个防洪排涝工作岗位的锻炼。参加工作12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水旱灾害防御一线,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勤勉敬业、甘于奉献,先后参与应对首都300余场暴雨洪水防御过程,包括2012年“7·21”、2016年“7·20”、2018年“7·16”等暴雨洪涝灾害。凭着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为维护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北京水务应急中心高度重视榜样选树和典型带动,注重深化典型宣传推广,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宣传榜样典型的做法和事迹,推进互学互促,不断扩大影响力。先后发表先进事迹报道20余篇,拍摄专题纪录片2部,在北京市水务系统内宣讲先进典型,号召全系统干部深入学习,推动形成先进典型持续接力、榜样作用持续发挥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生动局面,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马上处理”“交给我们”“放心有我”,这是水务防汛人日复一日的无悔坚守;“谢谢你们”“幸亏有你”“多多保重”,这是人民群众朴实真切的深情告白。作为首都水旱灾害防御的指挥调度中枢,近年来,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作为科学行动指南,全力以赴做好首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心领导干部“逢雨必到岗”带头值守,年轻同志“我还可以再值一天班”的请战宣言,一线抢险人员“有我们在,您放心”的光荣承诺,暴雨洪水面前“我是党员我先上,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冲锋精神……全体干部职工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忠诚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做好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的水务“守夜人”。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先后获得“全国防汛抗旱先进单位”“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下汛之日就是备汛之时。针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北京市将提前谋划各项工作:加快补齐监测感知能力短板,持续完善“北京模型”智慧防洪体系,不断提升“四预”能力;调查重点山洪沟道威胁人口与重点保护设施情况,设定山洪灾害防护标准;细化内涝风险防控责任体系,扩展内涝风险图覆盖范围;强化水库汛限水位监管,提高水库防洪专业化调度水平;加快病险水库、闸坝及积水点治理改造,推动补齐汛后防洪排涝工程短板。全市水务系统将以更加完备、更加系统的“软硬件”措施,更加饱满、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守护首都河湖安澜和城市安全贡献更强大的水务力量!

  本版文字由郭玥撰写           

  本版图片由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提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0月25日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看,北运河这十年
桃花水母再现怀柔水库
北京启动永定河秋季集中补水
北京力争2025年健康河湖比例达85%
北京:开展在建工程执法检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