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委:多目标统筹调度 打好抗旱“主动仗”
发表时间:2025-07-30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通讯员 焦娇 王佳
截至7月29日8时,淮河流域7月以来降雨量39.6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79%,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淮河干流、洪泽湖、南四湖水位持续降低,抗旱形势严峻。
面对旱情“烤”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坚决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会同流域4省迅速行动,超前部署,科学决策,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主动仗”。
超前谋划
下好抗旱“先手棋”
淮委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持续强化防汛抗旱“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一方面,动态跟踪“范斯高”“竹节草”等台风最新路径走向,强化雨水情监测预报,最大限度调度控制工程统筹蓄水保水和洪水防御;另一方面,紧盯流域重要湖泊生态水位和湖库蓄水量,分析研判旱情形势和发展态势,统筹考虑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力争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主动应对旱情,加强会商研判。淮委开展抗旱专题会商15次,持续升级迭代抗旱“四预”功能,先后发布南四湖下级湖、淮河干流蚌埠闸及洪泽湖干旱黄色、蓝色预警,及时向流域4省印发全面做好抗旱工作通知,提醒四省加强会商研判、强化取用水管控、做好应急调水准备;针对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河水系南四湖地区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派出2个水文应急监测组开展低水位流量应急监测,多措并举做好抗旱服务保障工作。
“要严格落实水利部关于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旱情监测预报及趋势分析,前置防御措施。近期要全力保障南四湖下级湖、洪泽湖生态水位,科学、精细、系统做好水工程抗旱调度,中远期还要统筹考虑水安全供水保障措施,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7月28日,淮委主任杨锋在抗旱专题会商会上强调。
多目标统筹调度
打好供水“组合拳”
受7月以来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影响,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南四湖水位持续偏低,抗旱用水形势严峻。7月20日至24日,黄河支流大汶河发生洪水过程,下游东平湖超汛限水位。统筹考虑防汛、抗旱需求,淮委、黄委和山东省水利厅密切配合、周密部署,自7月23日13时30分开始,调度东平湖分泄洪水通过梁济运河向南四湖补水,计划总补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
“本次跨流域调水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集中体现,既缓解了东平湖防洪压力,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南四湖抗旱需要,充分发挥了防汛抗旱双重效益。下一步,淮委将持续强化与黄委、山东省水利厅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密切跟踪监测补水调度进展,确保有序安全补水。”淮委防御处处长何琦说。
7月23日以来,协调实施东平湖向南四湖跨流域补水4000万立方米支持抗旱;7月25日以来,紧抓工程调度的关键节点,联合江苏省制定下级湖应急水量调度实施方案,利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蔺家坝泵站向下级湖应急补水420万立方米;7月27日以来,实施南四湖上级湖向下级湖生态应急补水826万立方米,维持下级湖水位平衡……
旱情当前,淮委强化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积极发挥淮河水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水资源调度会商工作机制作用,深化与流域4省联动协作,强化水工程联合调度。截至7月29日8时,各类水工程累计调水超15亿立方米,有效支撑流域城乡供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需求。
7月25日,淮委组织召开引江济淮工程水资源调度专题会商会议,统筹优化引江济淮工程水资源调度。随后,蜀山泵站、东淝河闸等进一步加大调水流量,西淝河泵站启动向淮河以北调水;7月26日,引江济淮工程西兆河线关键枢纽工程凤凰颈泵站首次开机调水,全面实现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江”,滚滚长江水加速流进受水区千家万户,为流域群众持续饮用“安全水”“放心水”提供了可靠水源保障。
强化刚性约束
守好生态“生命线”
连日来,淮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综合考虑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切实维护流域河湖健康生命。
7月24日,淮委向江苏省水利厅发出做好南四湖下级湖生态水位保障工作的通知;7月27日,向安徽省水利厅发出做好淮河干流蚌埠吴家渡和小柳巷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的通知,强调落实生态水位保障责任,督促强化取用水管控和水工程联合调度,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抗旱效益。
淮委密切关注流域17条跨省河湖重要断面生态流量保障情况,针对史灌河蒋家集、洪汝河班台等断面生态流量触发预警阈值情况,第一时间发布预警,并会商研判、现场查勘,督促落实水资源调度和取用水管控措施,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派出水文应急监测组分别赶赴淮河中下游、沂沭泗水系南四湖地区,针对小柳巷站等12个水文站断面开展低水位流量应急监测,加强数据实时传输与共享,深化数据分析,持续为流域抗旱调度提供支撑;持续加强淮河干流等重点区域取用水监管,开展取用水现场监管巡查和应急监测,动态掌握重点区域实际取用水情况;指导督促利用引江济淮工程调水补水,尽快提升蚌埠闸上水位,保障生态流量下泄;逐步压减洪泽湖二河闸等口门出湖流量,减缓洪泽湖水位下降趋势;调整南四湖下级湖出湖流量由80立方米每秒逐步减小至10立方米每秒,减缓下级湖水位下降速度;督促加强节水和取用水管控,维护好上级湖合理用水需求,切实保障南四湖生态安全。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据预报,8月上旬流域降雨较历史同期依然偏少三至四成,抗旱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淮委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安全、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规模化养殖用水安全”的目标,强化抗旱“四预”措施,科学储备和调配抗旱水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抗旱减灾效益;同时密切关注可能发生的强降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水工程,严防旱涝急转,牢牢掌握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30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