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总结 施近谋远——大水过后看沂沭泗
□本报通讯员 宋京鸿
冬日的沂沭泗,天高水澈,风轻云淡。如果不是岸边退水的痕迹和水毁的堤坡仍然可见,很难想象,今年夏天这里曾经历了196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2020年汛期,受集中高强度降雨影响,沂沭泗水系出现多轮洪水过程。特别是8月13日至14日,沂河临沂站最大洪峰流量达10 900立方米每秒,沭河重沟站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流量5 940立方米每秒。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洪水,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流域1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3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洪水、5条河流超历史记录、4座水闸泄洪流量超历史的严峻汛情下,沉稳应对、科学调度、严密防守,实现了人员伤亡、工程重大险情“双零”目标。
“双零”目标的实现,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加持?洪水刚过,沂沭泗局就着手总结经验。
系统总结 汲取力量再前行
今年汛期,沂沭泗流域出现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期间,水利部部长鄂竟平高度关注并多次在会商时作出安排部署,水利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洪。淮河防总与沂沭泗局保持全天连线会商,淮委主任肖幼主持部署洪水防御措施,协调沟通苏鲁两省防指。沂沭泗局把防汛抗洪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来抓,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充分研判会商洪水态势,科学果断作出调度决策,确保了防洪效益的最大化。
“东调南下”一直是沂沭泗洪水调度中的关键词,沂沭泗局充分发挥东调南下防洪工程体系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优势,在洪水到来前的第一时间,果断形成了“3+2”综合调度、联合运用的总体意见。在行洪过程中,统筹调度7座大型直管水闸参与泄洪,科学安排洪水出路。
“事实证明,我们的预报、调度和工程经受住了考验!”沂沭泗局局长郑大鹏汛后坚定地说。
沧海横流显本色,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水利部、淮委党组坚强领导下,沂沭泗全局各级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一线,与苏鲁两省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勠力同心,筑就了一道抗御灾害的钢铁长城。
实干当下 坚定践行总基调
洪水安然入海,河湖复归平静,沂沭泗水利管理工作继续阔步前行。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是沂沭泗局始终坚定践行的方向。
洪水过后,沂沭泗局立即组织各级管理单位全面细致排查直管工程的水毁情况。“针对今年度汛中出现的水毁及发现的工程薄弱环节,我们已提出分类处置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并申报了4个特大防汛费项目、储备了16个应急度汛项目。同时,已经着手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确保明年安全度汛。”沂沭泗局防办工作人员表示。
防洪体系提升一直在路上。9月30日,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实施后,将减轻该地区的防洪压力和涝灾威胁,保障保护区内100万人口、60万亩耕地的安全。
从容应对大洪水的背后,除了洪涝灾害防御体系不断提升之外,也离不开沂沭泗局近年来践行水利行业强监管,在河湖管理方面下足了力气。作为流域管理机构,沂沭泗局一方面切实履行河湖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统筹协调的作用,主动牵头协调解决省际边界河湖管理问题,建立了水事纠纷联调、防汛安全联保、湖水资源联调、非法采砂联打、整治违建联动的“五联”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苏鲁省界违法圈圩等水事难题。抓住“强执法”主线,解决了一大批侵占河湖、破坏河势的“老大难”问题,河湖面貌明显改善,回应了沿河湖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期盼。
奋楫扬帆 认真谋划“十四五”
习近平总书记8月在安徽考察时强调,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要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沂沭泗水利管理工作又锚定了新航标。
郑大鹏强调:“要在认真总结洪水防御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主动对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高起点谋划‘十四五’规划,为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8月20日上午,在结束了一轮防汛会商后,沂沭泗局召开座谈会,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专家研究东调南下工程提标有关事项。历经70多年的治理,沂沭泗水系已基本建成由水库、河湖堤防、控制性水闸、分洪河道及蓄滞洪工程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改变了历史上洪水漫流、水旱灾害频繁的局面,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十四五”时期,沂沭泗局将积极推进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提高防洪标准规划工作,实施工程除险加固,消除病险水闸、堤防险工险段安全隐患,筑牢城乡防洪保安屏障;夯实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支撑,提高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预警能力,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大水过后再看沂沭泗,看到的是防洪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水系由泛滥变安澜的沧桑巨变,是汇聚治水合力、依法保护河湖的生动实践,看到了党领导人民抵御洪灾、为人民谋幸福的永恒初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沂沭泗水利管理工作将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淮河的嘱托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向着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河目标奋楫启航、乘风破浪。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2月10日
作者:宋京鸿
责任编辑:尼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