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黄河河务局:数字科技助力河道治理
□通讯员 吴汶洁 相树明
近年来,山东博兴黄河河务局致力智慧水利建设,引“数字科技”入“治黄之道”,助力河道管理更加立体化、智慧化、数字化,推动由治水向“智”水的转变。
博兴黄河河务局以构筑立体化河道管理体系为目标,不断加强体系基础,在堤顶和临河侧及险工坝岸安装亮化设施278套;依托亮化工程增设光纤10公里,实现堤防全线双光纤信号传输,增设视频监控77处;新接入对岸利津黄河河务局视频3处,实现左右岸相互搭配,以“定点+机动”“人查+视巡”的方式,进一步织密监控网。
面对信息碎片化、板块不联通等难题,博兴黄河河务局加强整合优化,综合“三个全覆盖”应用、智巡APP、各业务部门及综合管理模块,建成“云黄河·博兴”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巡查、防汛、水调、水政、安全、档案、后勤等平台的集中管理、一键接入,为构筑更加立体化的管理体系做好支撑。
如何化风险于未然?博兴黄河河务局以打造智慧化预警系统为破解之钥。如在王旺庄险工12号坝水尺监控点配备水位观测摄像头,实现对水尺的自动读数,并通过预设预警水位,在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自动精准识别险情,敏锐捕捉风险信号;再如设置浮桥断开预警,浮桥在洪水来临期间如未及时断开,则自动触发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断开浮桥,确保度汛安全。
“以往,经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在,技术成为了我们最强大的助手。”据博兴黄河河务局负责人介绍,利用3D数字底板可以开展洪水漫滩分析,实现洪水对滩区的淹没过程预演,从而直观、快速地查找到薄弱堤段和进水口,还能够测量堤根水深,分析洪水工程造成的影响,实现自动化精准控制,给防汛抢险做好“参谋”。为此,河务局联合滨州学院,利用无人机的倾斜摄影对10.291公里堤防、1.18万亩滩区和1340亩淤区全部进行3D建模,建造出了博兴黄河的数字孪生底板,开创了河务局以科技创新助力治河的新纪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7月11日
作者:吴汶洁 相树明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