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防汛之责 筑牢防汛之基
——山东东平黄河河务局2024年防汛备汛工作纪实
□通讯员 毛明辉 屈克鹏
山东东平黄河河务局承担着36公里黄河和106公里东平湖蓄滞洪区的防汛重任。为了让黄河东平湖安澜度汛,东平黄河河务局坚定“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理念,扛牢防汛之责,做足防汛万全准备,筑起黄河防汛的铜墙铁壁。
备于细,拧紧责任链条
在东平县黄河防汛工作会议上,“责任”一词出现频次最多。东平县黄河防汛分指挥部坚持以压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预”字当先,“细”字托底,调整防汛指挥部成员,细化包保工程责任分工,强化统一指挥,完善协商调度,制定印发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从防汛值守到隐患排查,从各类预案到建立预案编制联动机制,东平黄河河务局细化了全年16项53条防汛工作,拧紧责任链条,形成防汛合力。
“作为基层河务部门,要抓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强化联防联控,将关口前移,认真落实‘人防+物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才能做到战之能胜,战至必胜。”东平黄河河务局主要负责人彭程在落实省局、市局黄河防汛动员会上强调。
云黄河平台
备于实,建强防汛体系
石洼分洪闸、林辛分洪闸、十里堡分洪闸等三闸是东平湖蓄滞洪区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作用是分滞黄河洪水,担负着保障省会济南、津浦铁路、胜利油田和山东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今年以来,东平黄河河务局以三闸创建水利部标准化工程为契机,依托“三个全覆盖”建设,完成三维建模及AR(增强虚拟现实)实景模型拍报制,建立“云黄河”平台,将水闸扬压力在线监测系统、烟感报警系统、视频监控信息等接入信息化平台,实现自动化监测预警,打造林辛、十里堡两座分洪闸向东平湖老湖区分洪运用模拟化数字模型。平台的精准模拟和预测能力,为实际防洪减灾工作的决策支持,以及保障“空天地水”一体化防汛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石洼闸内景
同时,东平黄河河务局先后完成汛前工程安全普查、河势查勘、涵闸启闭试验等任务的23项风险隐患整改;全面推进社会化预置、代储工作落实,并根据“1+N”防汛物资储备模式,签订了防汛物资代储备协议(防石5000立方米、砂石1000立方米),完成对国家常备料物的清点、查库工作;开展大型机械抢险设备社会化调查,共调查各类抢险设备101台套,签订大型设备防汛抢险预置42台套。
备于勤,锻造钢铁队伍
在东平黄河河务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初心和本色,在黄河防汛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集结,拉得出、顶得上。这就是以退伍军人组成的东平湖黄河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第一分队。
今年以来,东平湖黄河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第一分队先后参加了山东省防汛防台风综合应急演练和东平县黄河滩区、东平湖蓄滞洪区群众转移避险应急演练等,承办了山东省防汛抢险演练水上救援、空投救灾救援演练和东平湖防汛抢险技术培训暨实战演练等,提高了专防、群防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滩区、湖区群众的避险能力。
特别是在群防队伍方面,东平黄河河务局尽锐出征,派出多名黄河防汛业务骨干,协助沿黄乡镇做好基干班、护闸队、民兵抢险队等组织工作,积极协助乡镇完成一线、二线群众防汛队伍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1+N”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多元力量参加防汛抢险长效机制。
汛期不过,备汛不止。全体黄河职工将勇担使命、闻汛而动,随时做好迎战汛期大洪水的准备,为黄河岁岁安澜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7月1日
作者:毛明辉 屈克鹏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