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流域 > 黄河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中心

探索节水控水之道

发表时间:2023-11-09
  □本报记者 王静琳 通讯员 齐欣然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却承担了为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2019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节约集约发展之路。
  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围绕构建节水技术标准体系、水效评估、农业节水技术研发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灌溉中心)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为黄河流域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生活节水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研发助力农业节水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为抓住农业节水这一“牛鼻子”,灌溉中心把目光投向了黄河流域最具节水潜力的用水单元——灌区。
  在河南新乡和惠北、甘肃庆阳、内蒙古沈乌灌域、山东位山及黄河三角洲6处试验基地,时常可见灌溉中心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进行样品采集、土壤监测、水质检测、水量测量的身影。
  对于灌溉中心总工程师景明而言,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他熟悉的“老朋友”,也是他和团队着重开展农业节水研究的地点之一。
  “宁夏青铜峡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灌区,实际灌溉面积占宁蒙灌区面积的70%。在这两处灌区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既能提高宁蒙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农业节约用水。”景明说。
  灌溉中心分析了宁蒙灌区在节水和控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推进灌排工程现代化改造、加强用水监控、控制灌溉规模、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推进宁蒙典型灌区深度节水控水。
  除了宁夏、内蒙古,灌溉中心还在山东等地开展了灌区深度节水控水研究,进行引黄灌区综合节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引黄补源节水增产、农作物需耗水规律与非充分灌溉制度等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深入分析制约农业用水效率提升的关键问题,为提高灌区用水效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复核指导夯实节水基础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对西北缺水省(区)而言,更是如此。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该如何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成效?
  自2019年以来,灌溉中心承担了西北6省(自治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从备案资料合规性、审核程序规范性、指标赋分合理性和各项建设指标完成情况入手,累计完成了260个县级行政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资料复核。此外,灌溉中心还在黄河流域(片)讲授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要点、建设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022年,灌溉中心承担了由黄河研究会发起的沿黄省(自治区)69个重点城市“节水指数”研究。“通过可量化、可比较的方式,多维度展示沿黄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为下一步开展节水工作提出建议,指明方向。”景明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得到中国黄河保护基金会的资助。
  有“能源流域”之称的黄河流域,分布着多个重要的煤炭、化工、原材料生产等基地,这些用水大户是否拧紧了“用水阀门”,关乎流域节水大局。
  根据水利部对黄河流域火力发电行业水效对标达标行动的部署,灌溉中心用时近30天,复核了354家企业的水效情况,抽查了40家企业的水耗状况,提出黄河流域不同水效等级的火力发电机组空间分布和分级占比,为推进黄河流域典型高耗水行业用水管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此外,灌溉中心还研究提出了黄河流域节水信息化平台构建方案,为节水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规划设计汇聚点滴力量
  大河治理,机杼万端,坚持问题导向,方能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破解矛盾与难题。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体制机制“指挥棒”的作用。
  在承担黄河保护法立法第9专题“黄河流域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研究”工作中,灌溉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全面梳理国家和流域省(自治区)实施节水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逐项分析用水定额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节水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拟定建议法律条款。配合黄委起草黄河保护法节约用水有关条款规定,并进行积极宣传贯彻。
  落实“节水优先”,需要先确定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是规范行业节水管理工作、限制用水单位用水量的红线,是任何单位都不能超越的用水“警戒线”。
  自2021年以来,灌溉中心开展了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研究,在对流域高耗水行业用水现状、用水定额制定与执行、薄弱环节等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黄河流域实行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的材料》,并报送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赴陕西、山西、青海、山东等流域省(自治区)参加由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组织的强制性用水定额调研,深入了解高耗水行业水行政管理、实际水效等情况;承担了《黄河流域典型高耗水行业用水情况调查及强制性用水定额制定》专题研究。
  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用水单位的用水行为将不断被规范,从而更有利于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未来,灌溉中心将持续加大对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的研究力度,为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贡献科技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1月9日

作者:王静琳 齐欣然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