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北京石景山区市民喝上南水北调水
 
分享到:
2021-11-23
 

  □通讯员 袁媛

  历时3年建设的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北京市石景山水厂近日正式并网通水。这不仅让石景山部分地区市民喝上了千里之外的“南水”,还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供水安全再增添一道“保险”。这是北京市水务系统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历时3年建设,改善供水水质  

  “明显感觉水的口感变好了。”正在泡茶的石景山居民孔大爷说,“现在烧水壶里面的水碱也没有以前多了。”据介绍,由于之前石景山地区没有大型水厂,加之地势较高,区域供水主要通过抽取地下水和中心城区输水,地下自来水硬度约430毫克每升。新水厂通水运行后,“南水”逐步替换本地地下水水源,区域自来水硬度也将下降至约240毫克每升,石景山居民家中“水碱大”的现象逐渐改善。

  市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石景山区产业升级改造,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用水量迅猛增长。集团历时3年建设占地6.1万平方米的石景山水厂,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用水需求。工程包括输水、净水及配水、厂外市政配套等部分工程,能有效改善北京西部地区供水水质,进一步提高首都供水安全保障度。

  “石景山水厂将采取‘逐步增加取水量、渐进扩大供水范围’的供水调度运行方式,确保水源切换后供水管网的适应性。”水厂工作人员说。在运行初期,水厂每日取用“南水”3.6万立方米,根据管网运行情况,日供水量逐步扩大,最终日供水能力将达到20万立方米。

  多级屏障工艺,确保用水安全

  走进石景山水厂,看到来自南水北调杏石口分水口的“南水”,经过预臭氧、机械加速澄清、主臭氧、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超滤膜等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生产出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再通过配水泵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

  工作人员介绍,水厂采用的预加氯、预臭氧和预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多道前置处理工艺,能有效应对原水水质的复杂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超滤膜过滤等国际先进的深度净水处理工艺,确保出厂水安全优质;水厂各工艺单元优势互补,整体水处理工艺链条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可跨越组合,提高水处理效率和水平。

  “随着将来区域供水管网不断健全完善,我们将逐步加大石景山区自备井置换工作的力度,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涵养地下水水源。”市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石景山水厂供水量逐步扩大,水源将向中心城区补给,实现水厂经济优化运行,让优质的供水服务更广泛地惠及首都市民群众。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1月20日

袁媛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禹冰公司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 “禹冰发展基金”
北京率先实现水务系统内部安全管理规范化
入京超73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水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携手护卫“母亲河”
北京完成市管巡河路交通综合整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